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省的实施意见》近日印发实施,旨在着力解决河北工业发展不够、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的问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省。《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业强省的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末,全省工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实现总量进位、结构向好、质量效益提升、创新能力增强、能耗排放下降、生态环境改善的目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翻番,在全国的位次前移,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力争达到50%。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0%以上,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6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0%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15家钢铁企业集团产能占全省钢铁产能的90%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根据《实施意见》,河北要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
——— 壮大十大工业基地。以各类开发区、高新区和产业聚集区为载体,推进产业聚集发展和结构优化。围绕打造曹妃甸区、渤海新区两大经济增长极,重点扶持曹妃甸区精品钢、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渤海新区高端化工,唐山动车城,沧州管道装备,秦皇岛装备制造等基地发展;围绕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重点扶持保定汽车及零配件、保定新能源及能源装备、廊坊信息产业、承德钒钛、张家口西山装备制造等基地发展;围绕加快冀中南地区发展,重点扶持石家庄循环化工、石家庄生物医药、石家庄通用航空、邢台太阳能光伏、沙河玻璃制造及深加工、冀南装备制造、衡水循环化工等基地发展,形成1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 扶持百家优势企业。从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中选择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的企业,实施重点扶持,形成百家规模效益好、技术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企业,争创全国乃至世界“第一”或“唯一”,带动产业发展。努力打造一批“航空母舰”,力争10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5家进入世界500强;努力打造一批“行业巨人”,力争60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30家进入中国500强;积极扶持一批“科技型高成长性”企业,力争50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30亿元。
——— 培育千项名牌产品。实施“质量兴省”战略,推进品牌培育工程,努力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提高现有省级以上工业类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产品质量,扩大产品规模,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市场占有率。扶持一批实物质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用户满意度高的产品争创名牌,培育形成千项名牌产品。完善品牌培育评价机制,实行“质量承诺”制度,指导企业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竞争力。培育一批中国驰名商标、河北省著名商标,创建一批河北省名牌产品。重点支持和打造一批纺织服装、轻工、食品产业品牌,提升品牌价值,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收购国外品牌。在重点产业集群,积极培育企业自主品牌,发展注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地理标志商标等区域产业品牌,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化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十大提升计划。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施技术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创新能力提升、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成长、两化深度融合、绿色低碳转型、企业战略重组、企业管理提升、开放引进带动等十大提升计划,提高工业制造基础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品牌创建能力和产业集中度,促进全产业链整体升级,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记者赵红梅、吴艳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