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142家企业许可证被注销或降级,9家无证施工企业被责令整改并被合计罚款36.5万元。
近日,电监会正式对外发布《2012年上半年电力市场准入监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电监会首次针对电力市场准入监管发布专项监管报告。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计颁发发电类电力业务许可证396家,供电类电力业务许可证1家,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792家,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134143个。电力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执行许可制度意识进一步增强,许可证普及率稳步提高。
此外,《报告》透露,违反许可制度的问题仍然存在,即部分电力企业未依法持证经营,一些电力企业未按规定办理许可变更或注销手续,少数电力企业没有认真落实相关许可制度,将工程发包给无证或超越许可范围的企业承担;少数承装(修、试)电力设施企业伪造、涂改许可证,无证或超越许可范围施工,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等;一些企业、单位安排无证人员进网作业,一些电工未按要求及时续期注册,个别单位伪造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等。
对此,电监会在《报告》中提出,发电企业、输供电企业、承装(修、试)电力设施企业要增强依法持证经营意识,坚持依法持证经营,认真贯彻落实、严格遵守电力市场准入监管规章制度;电工用人单位要落实电工进网作业许可制度,禁止无证电工进网作业,督促持证电工及时办理进网作业续期注册。
上半年142家企业许可证被注销或降级
部分违反许可制度企业受到严厉处罚
近日,电监会正式发布《2012年上半年电力市场准入监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首部专门针对市场准入监管情况所发布的报告。
虽然是第一部市场准入监管报告,但《报告》简洁、务实、深入地对市场准入监管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作了详细叙述,并就此提出了监管意见。
市场准入监管是电监会2012年六项重点监管工作之一。在今年2月召开的市场准入监管暨电力业务资质管理工作会议上,电监会提出要不断完善许可制度,加强持证企业及人员的后续管理工作,依法查处违规行为等要求。《报告》显示,半年来,电力市场准入监管工作成效明显。
许可管理进一步加强 142家企业许可证被注销或降级
《报告》显示,1至6月份,全国共计颁发发电类电力业务许可证396家,供电类电力业务许可证1家,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792家,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134143个。
数据表明,发输供电企业符合条件的已基本普及持证。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共有20709家企业取得了发电类许可证(其中6000千瓦以上5343家),38家企业取得输电类许可证,2971家企业取得供电类许可证。
随着许可证普及率的稳步提高和电力企业执行许可制度意识的增强,电力市场准入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就在《报告》出台前不久,电监会分别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召开电力市场准入监管专题会议,听取了两家电网公司对电力市场准入监管制度的执行情况。
此前,电监会曾提出将加强持证企业后续监管并建立退出机制,重点对到期关停的小火电、不再具备条件的承装(修、试)企业以及不具备安全运行能力的发电机组依法实行市场退出;对不再符合许可条件的承装(修、试)电力设施企业及进网作业电工,进行注销或降级处理。
根据《报告》提供的数据,上半年142家企业许可证被电力监管机构依法注销或降级。其中,21家发电企业和114家承装(修、试)企业被注销许可,7家承装(修、试)企业被降级。此外,541个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被电监会依法注销。
《报告》显示,上半年,共有792家单位取得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准予延续许可的435家,进行许可变更的1103家。这表明,大多数承装(修、试)企业能够严格遵守《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及时进行许可申请和变更,并按照许可等级和范围从事电力设施安装、维修、试验活动。
而另一组数据也显示出,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的准入功效得到进一步发挥。上半年共有134143人取得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同比增长14.31%,电工持证率、进网作业电工持证上岗意识以及电工用人单位对电工持证上岗重要性的认识都在不断提高。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累计颁发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11625家,198万多人取得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

违反许可制度问题依然存在 处罚力度不断加强
虽然上半年许可证普及率稳步提高,电力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执行许可制度意识进一步增强,但从《报告》反映的上半年市场准入监管行政执法情况看,违反许可制度的问题仍然存在。
《报告》透露,未持证发电企业并网发电情况普遍存在,其中包括因年代久远历史遗留问题久拖不决的企业、违法了国家项目投资核准(审批)有关规定的发电项目和部分新建风电机组,不具备、不符合许可申请条件或是不满足许可条件。经初步统计,全国单机100兆瓦以上未核准发电项目约100个,装机容量约3500万千瓦。
此外,上半年,共有22台持证发电机组关停之后,未及时办理注销手续,占应注销机组总数的65%;部分发电企业未能在招投标文件中明确投标企业必须取得相应许可证的要求,存在向无证施工企业发包工程的问题。
除了发电企业,少数电网企业存在无证从业问题,尤其是在部分电网企业在330千伏及以上主网架工程建设中,无证施工企业以劳务分包等名义从事承装(修、试)电力设施业务。
专栏3 无证施工企业名单及处罚情况表
|
|
|
企业名单
|
处罚情况
|
1
|
安徽省皖正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责令整改并罚款20万元
|
2
|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光源电力设备配套厂
|
责令整改并罚款3万元
|
3
|
安徽云祥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
责令整改并罚款2万元
|
4
|
蚌埠众诚电力安装有限公司
|
责令整改并罚款2万元
|
5
|
上海纺织电气维修服务部
|
责令整改并罚款1万元
|
6
|
湖南省怀化市平泰电力安装有限公司
|
责令整改并罚款1万元
|
7
|
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
责令整改并罚款1.5万元
|
8
|
凌海电力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责令整改并罚款3万元
|
9
|
魏宏福施工队
|
责令整改并罚款3万元
|
少数承装(修、试)电力设施企业伪造、涂改许可证,无证或超越许可范围施工,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等。上海、湖南、吉林、安徽、福建等地存在问题的承装(修、试)电力设施企业分别受到了当地电力监管派出机构的严厉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吉林华泰电力总承包公司于2010年2月5日获得承装类三级、承修类三级许可,但在参与华润风电场项目施工时,将留存的许可证内容自行变更为承装类二级、承修类二级许可,涉嫌伪造、涂改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东北电监局对其超越许可范围经营的行为罚款3万元,并将涉嫌伪造、涂改许可证问题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专栏4 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的企业名单
|
|
1
|
深圳市鑫泰达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2
|
广西广立连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3
|
东莞市建强电气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4
|
深圳市东升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
5
|
珠海市展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6
|
东莞市汇盈电气安装有限公司
|
一些企业、单位安排无证人员进网作业,一些电工未按要求及时续期注册,个别单位伪造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等。福建、上海、宁夏等地企业被当地电力监管派出机构责令整改并处罚款;西北电监局、福建电监办对49名无证进网作业电工或未按规定续期注册的电工给予罚款,并责令其停止作业。
依法持证经营意识需加强 无证企业不得承担任何工程
针对目前在市场准入监管发现的问题,电监会提出多条监管意见,对发电企业、输供电企业和承装(修、试)电力设施企业依法持证经营提出了具体要求。
《报告》明确要求,发电企业、输供电企业自身在严格遵守电力市场准入监管规章制度、增强依法持证经营意识的前提下,不论是发电企业还是输供电企业,都必须将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作为承装(修、试)电力设施企业涉网工程以及承装、承修、承试电力设施业务的必要条件。
此外,发电企业按照相关规定积极完成脱硫脱硝改造及小火电机组关停工作,主动申请许可变更或办理注销手续;输供电企业对因各种原因尚不符合许可证法定条件的,要按照监管机构要求认真整改,补充完善相关材料,及时申请许可证。
《报告》指出,承装(修、试)电力设施企业要认真落实电监会 28号令及其配套文件,依法持证并在许可规定的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不得涂改、伪造、出租、出借许可证;不得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许可证;不得安排无证或未续期注册电工进网作业。
而电工用人单位也要落实电工进网作业许可制度,禁止无证电工进网作业,督促持证电工及时办理进网作业续期注册。电网企业要按照电力监管机构的要求对施工单位及其进网作业电工的持证情况以及用户受送电工程值班人员持证情况进行核实,确保从业人员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