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对于湟源县城关回族小学上学的留守儿童们来说,是最快乐的一天。他们在学校刚揭牌建成的“留守儿童教育中心”里通过视频和分别许久的父母“见面”了……首批中央财政支持的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留守儿童教育救助项目”当日在湟源县启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顾秀莲,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省政协原主席、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桑结加,省委常委、秘书长王小青,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毛小兵,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昂毛,副省长高云龙,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明金,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田淑兰出席启动仪式。顾秀莲和强卫在仪式上揭牌并分别致辞。
顾秀莲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留守儿童教育救助项目”活动。她说,“留守儿童教育救助项目”从弥补留守儿童最需要的亲情缺失入手,通过视频互动,有效解决了他们与父母分处两地的情感沟通问题,对于他们情感需求、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帮助。希望“留守儿童教育帮扶中心”建成后,确保质量符合标准,确保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便捷和及时,并不断规范和完善项目运作,避免昙花一现。同时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用心呵护明天的太阳,让可爱的祖国 “留守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强卫代表省委、省政府向“留守儿童教育救助项目”的启动表示热烈祝贺,向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给予青海留守儿童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留守儿童教育救助项目”的启动,必将为青海省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增添助力,必将对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他要求各项目县和项目学校,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留守儿童教育救助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特别是要注意用好项目资金,务求实效。他表示,青海将通过采取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显著改善办学条件、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举措,推动青海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为“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据悉,2012年留守儿童教育救助项目在青海和云南两省的贫困地区选择了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缺少现代化教学设施的21所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帮扶中心”,为每所学校配备电脑、图书、多媒体课件、环保教具等教学设备和设施。(记者/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