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中央气象台6月30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2年06月30日 09时02分   来源:气象局网站

    预计,30日08时至7月1日08时,广东中西部沿海地区、广西中南部、海南、四川盆地东北部和南部、陕西东南部、河南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中部、湖北中北部、重庆北部以及吉林东北部、黑龙江东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河南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大暴雨,上述局部地区并将有短时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防御指南:

    1、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工作;

    2、切断有危险地带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3、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气象科普】

    暴雨及其防范应对

    暴雨是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常在积雨云中形成。气象上规定,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49.9毫米之间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但由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点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涝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在业务实践中,又可按照发生和影响范围的大小将暴雨划分为:局地暴雨、区域性暴雨、大范围暴雨、特大范围暴雨。

    局地暴雨历时仅几个小时或几十个小时左右,一般会影响几十至几千平方千米,造成的危害较轻。但当降雨强度极大时,也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区域性暴雨一般可持续3~7天,影响范围可达10~20万平方千米或更大,灾情为一般,但有时因降雨强度极强,可能造成区域性的严重暴雨洪涝灾害。

    特大范围暴雨历时最长,一般都是多个地区内连续多次暴雨组合,降雨可断断续续地持续1~3个月左右,雨带长时期维持。 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灾害。

    泥石流及其防范应对

    泥石流是一种什么样的灾害?遭遇泥石流,又该如何避险呢?

    泥石流是大量泥沙、石块和水的混合体沿沟道或坡面流动的现象。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其暴发突然、来势凶猛,具有很大的破坏力。

    泥石流像可怕的幽灵般无处不在,世界上除了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它作恶多端的踪迹。我国是泥石流的高发地之一,全国每年有近百座县城受到泥石流的直接威胁和危害,有20条铁路干线处在1400余条泥石流的“势力范围”内。据统计,1949年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中断铁路运行的泥石流灾害300余起,有33个车站被泥石湮没。在我国的公路网中,以川藏、川滇、川陕、川甘等线路的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仅川藏公路沿线就有泥石流沟1000余条,并发生过泥石流灾害400余起。

    那么,当泥石流来袭时,我们该如何更好地防御呢?一般情况下,泥石流的发生有三个条件:即强降雨、松散的泥石和陡峭的地形。专家告诉我们,做好泥石流的预测预报工作,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步骤和措施。那么,在野外如果遭遇泥石流,我们该如何避险呢?专家支招: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应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上,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的声响,如果听到,要高度警惕,因为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在野外露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更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两边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跑。

 
 
 相关链接
· 中央气象台6月10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中央气象台再次拉响暴雨蓝色预警 各地积极应对
· 中央气象台5月9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