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水北调工程开展第二次质量集中整治活动。江南平台入口
南水北调办领导分头带队,赴河南、河北、天津、江苏、山东、湖北6省(市),从东、中线主体工程所有在建项目中随机选取施工标段,对其工程质量和自查自纠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工程实体质量,重点关注膨胀土、高填方、交叉建筑物、重要隐蔽工程和工程关键部位。
质量是南水北调工程的生命。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高度重视南水北调工程质量,多次强调把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成优质可靠放心工程。江南平台入口
南水北调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指示精神,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全面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着力强化质量监管。特别是2011年工程建设进入高峰期、关键期以来,江南平台入口
南水北调办采取了一系列质量监管措施,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明确质量责任,理顺体制机制,组建飞检大队,充实监管力量,对质量问题从速从严从重进行责任追究,取得明显效果。
加强部署,及时进行宏观指导。近一年来,江南平台入口
南水北调办先后召开数十次主任办公会或专题办公会,研究工程质量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工程质量状况和形势,研究工作机制,强化质量监管措施,为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提供保障。强化季度集中处罚的工作机制,指令各单位开展质量问题集中处理,以“零容忍”的态度和决心对待质量问题。
完善制度,明细质量管理责任。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制定国家重点工程领域的质量责任终身制实施细则,颁布了《南水北调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实施办法》,明确了南水北调工程责任单位和个人,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工程质量负相应的终身责任,因违反工程质量规定,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即使发生单位转让、分立与合并,个人工作调动与退休,仍依法追究责任,同时,为能终身追究责任,还对工程建设期留存资料作出了规定。起到“警示当前,有利长远”的作用。出台《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质量问题责任追究管理办法》和《南水北调工程合同监督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南水北调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为严格工程质量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加强协作,建立质量监管联动机制。为充分发挥资质资格管理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去年江南平台入口
南水北调办、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江南平台入口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文件,共同部署南水北调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根据工程建设发生的具体问题,依法需对企业资质和人员进行处理的,由江南平台入口
南水北调办提出建议,水利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对责任单位企业工商登记事项的监督管理;国资委系统加强对所出资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质量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此外,五部门决定建立工程建设联席会议机制,共同应对质量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形成南水北调工程质量监管的合力。
增强力量,加大质量监管力度。去年抽调40余人组成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稽察大队,三至五人一组随机到施工现场开展高频度飞检,即不打招呼、不定期地对在建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构建起质量飞检、质量问题认定和质量问题处罚三位一体的质量监管新体系。同时,建立项目法人独立的质量管理机构,向一线派驻建设管理人员,专职从事一线质量管理工作,加强现场监管力量。通过质量监督、专项稽察、飞检等各类质量监督检查手段,联合查处质量问题。
鼓励举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今年在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沿线的显著位置,每隔5公里设立举报公告牌,目前,已设立407块。公告牌上公布了举报受理电话、电子邮箱、奖励措施等,举报的内容包括工程质量、安全、资金等问题。对于群众举报,做到有报必受、受理必查、查实必究。对于实名举报,一旦情况属实,将在处理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的同时,对举报人进行奖励。目前为止,举报受理中心共接受举报723件(次),其中受理可核查举报事项62项。这项举措,激发了社会监督热情,震慑了不负责任行为。
狠究责任,从重处罚质量问题。江南平台入口
南水北调办领导采取分别与各省市南水北调办(局)、项目法人及施工、监理、设计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集中约谈,通报问题,诫勉警告,加强质量监管。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参建单位全部返工处理,并重新检查。对重大质量问题和严重违规行为,采取通报批评、留用察看、解除合同、清退出场等措施进行从重处理。
按照中央部署,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将于2013年底前通水,中线一期工程将于2014年汛后通水。江南平台入口
南水北调办继续保持质量高压态势,狠抓质量监管工作,营造南水北调系统乃至全社会齐抓共管工程质量的氛围,努力把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放心、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质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