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贵州省防汛抗旱暨防灾减灾专题会议在贵阳召开。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出席会议并讲话。赵克志强调,各级各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落实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防汛抗旱和防灾减灾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思想,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贵州省副省长禄智明主持会议,省军区副司令员廖锡俊出席会议。
赵克志指出,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实现贵州省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和防灾减灾工作意义重大。近年来,贵州省自然灾害突发性、不确定性不断凸显,影响领域持续扩大。特别是去年,贵州省遭遇自1951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88个县(市、区、特区)均遭受不同程度旱灾。今年,截至5月27日,受干旱、暴雨、冰雹等灾害影响,全省共计55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据气象部门预测,6月初和6月下旬至7月上旬雨水较为集中,易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7月下旬至8月上旬,省中西部及东部可能出现中等程度的夏旱,极端天气频发多发可能性非常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全力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工作。
一是认真落实好防汛抗旱预案。切实做好抢救调度、抢险措施、应急转移、应急供水等各项准备。特别要高度重视水库水电站安全度汛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要督促指导防汛形势严峻地区切实抓好防汛抗洪工作,立足抓早、抓实、抓到位,抓紧时间做足防汛准备。
二是切实做好巡查排险和抢险救灾工作。建立和完善汛期巡查制度,加强对水库水电站、沿江临河城镇、山洪灾害易发区等重点工程、重要区域的巡查和排险,对各种险情和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报告,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生险情灾情,要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努力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三是全力做好抗旱工作。要认真总结去年抗击特大干旱灾害的经验,在狠抓防汛工作的同时继续抓好抗旱工作,切实做好防大旱、抗大旱的各项准备,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努力满足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特别要加快夹岩水利枢纽项目规划论证、立项审批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千方百计确保新开工建设20个以上骨干水源工程;充分利用贵州省地下水资源,省政府今年安排的800口打井工作目标要确保完成。
赵克志要求,要切实提升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一是切实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加快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增加监测站网密度,优化功能布局,提高监测预警水平。二是切实提升综合保障水平。加强救灾应急装备和物资保障能力建设,统筹发挥各类资源在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作用。三是切实提升应急处置与灾后恢复重建水平。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抢险救灾指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科学决策和应急处置水平。要大力推进望谟县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赵克志强调,各级政府要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和防灾减灾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分解任务,接受社会监督。要建立健全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减灾委各成员单位间的防汛抗旱与抢险救灾协同联动机制,努力推动各级综合减灾协调机构建设,强化部门之间、军地之间、区域之间协调联动。要强化水利执法工作,严肃查处占用河道建房等违法行为。要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一旦发生重大险情灾情,相关领导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处置。要建立规范的信息报送制度,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要抓好统筹,第一时间报送最为准确的信息,省直有关部门要对灾情及时会商评估。财政、发改要会同水利、民政等部门对防汛抗旱及救灾物资储备给予大力支持,省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沟通,争取获得最大支持。
会上,贵州省气象局、省水文水资源局、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省民政厅分别汇报了气象预测、水情汛情、防汛抗旱、防灾减灾、抗灾救助等工作情况。省政府秘书长唐德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和省减灾委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