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青海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青海省工业生产增速回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1.11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9.7%,增幅较3月提高14.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月提高3.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9.3%的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首位。
好消息传来,除了高兴和振奋,大家更想知道并不强大的青海工业经济为什么能在下行压力越发明显的此时此刻逆势上扬,青海的工业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
及早动手为青海发展争取主动
正是得益于密切关注工业经济运行态势,自去年第四季度青海省工业经济出现增速放缓的情况后,省委、省政府及早动手,出台了应对工业经济下行的十项举措,拿出10亿元资金扶持工业经济发展。今年年初虽然工业市场需求不足、产品价格低迷的大环境没有明显改善,但 “一企一策”解决实际困难,与企业共度难关的决心让企业的经营者充满信心。
感慨于政府与企业的共克时艰和大力支持,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物理学博士王体虎说:“现在全国六十多家多晶硅企业中,随着产品价格暴跌,包括亚洲硅业在内的四五家企业还能继续生产。可以说,在这一轮洗牌中,成本高,技术相对落后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随着光伏产业上网电价的规范统一和技术的成熟,这个产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因此,谁能在危机中站住脚,市场复苏后,谁就有机会抢占较大的市场份额。”
今年3月初,青海省在贯彻落实十项措施的基础上,又出台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六十条政策措施。随后,海西、西宁等地在对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给予奖补的同时,设立专项资金培育中小企业。正是通过抓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要素保障,大力培育中小企业这一“抓大育小”的工作思路,1月至4月,海西、西宁、海东三个青海省重点工业经济发展地区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环比均实现提升;全省34个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15个行业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同时,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较小的轻工业快速增长,非公有企业快速增长,确保了青海省工业生产增速回升。
正如省委副书记、省长骆惠宁在一次座谈会说的那样,青海省产业结构相对单一,面对国际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没有发达地区“东边不亮西边亮”,多个产业互为补充的优势。但是,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后我们发现,正是因为青海较早地发现了问题,并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青海才能把握主动,在不掉队的同时,不断缩小差距。
及时监测预警确保快速反应
每个月,省政府都召集相关单位和企业召开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会,听取近期青海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汇报,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研究青海省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今年第一季度,青海省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去年同期呈急剧回落态势。3月当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仅为5.4%,创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新低。形势严峻而复杂。省委、省政府分别召开常委会和常务会,听取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并出台了以调整电价为主、分行业扶持企业的优惠政策。
主管工业的省委常委、副省长骆玉林要求,认真分析工业经济运行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和组织协调,准确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情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一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确保全省工业平稳运行。
在这一个多月时间的努力中,作为青海省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监测预警机制成为了一条值得在全省推广的好经验。“我们制定了工业经济运行调度监测方案,建立州监测8个地区,各地区监测属地企业、州经济和发展改革委员会监测21户重点企业,形成三级监测调度体系,主要监测企业生产经营、生产要素配置、突发事件等情况。”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副州长于明臻说,这套系统重点加强了政策和宏观形势研究和能源监测管理,能超前预测和把握好工业运行态势,有利于监督企业降低能耗成本,提高监测预警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通过领导挂点企业、部门帮扶企业制度,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
实力增强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
如果说,加强预警监测是前提,及早动手赢得主动是方法,那么,经过持续不断的转变方式、调整结构,青海省工业经济实力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随之提高,才是青海省工业经济能够展现逆势上扬态势的真正原因。
众所周知,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在青海省,工业占GDP的比重高达46.7%,更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西部大开发的十多年来,青海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循环经济成为青海经济加快发展和产业加速转型的突破口,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因此而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高地;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四园”各具特色,在壮大循环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和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3月刚刚成立不久的海东工业园区爆发出强劲的生命力,成为推进东部城市群建设的产业支撑。
就在园区跨越发展,尽快做大增量的同时,青海省同时加快调结构、转方式的步伐。今年4月11日,作为青海省资源整合,延长煤化工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青海省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青海大美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这是青海省不惜放弃工业增长速度,加紧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体现。
青海工业经济在一次次严峻考验面前,不仅抓住了机遇,增强了实力,而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今后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花木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