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吉林省粮食收购工作基本结束 入库新粮549.7亿斤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2年05月06日 08时33分   来源:吉林日报

    记者从吉林省粮食局获悉,截至4月底,全省累计入库新粮549.7亿斤,比上年同期增加91.9亿斤。其中,玉米438.3亿斤,稻谷93.8亿斤,大豆及其他17.6亿斤。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171亿斤,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及工商户收购246.6亿斤,加工转化企业收购132亿斤。粮食集中收购工作已基本结束,将转入常年常时购销。

    去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坚持狠抓粮食生产不动摇,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粮食播种面积稳步增加,加之气象条件总体有利,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国家核定吉林省总产为634.2亿斤,其中,玉米468亿斤,稻谷125亿斤,大豆及其他41亿斤以上。商品量550亿斤以上。

    为防止丰收情况下出现“谷贱伤农”问题,及早打破市场购销双方僵持局面,10月底,省政府出台增储10万吨省级临储稻谷的收购措施,收购价格为1.40元/斤(国标、三等,下同)。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11月下旬以后,国家陆续出台玉米、水稻和大豆收购政策。玉米、大豆实行临时存储政策,敞开收购,玉米收购价格0.99元/斤,大豆收购价格2.00元/斤;稻谷在2011年初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格1.28元/斤基础上,又对吉林省实施政策性稻谷收购,收购价格1.42元/斤。国家“三项政策”确定的价格都是“保底”价,既给农民吃上“定心丸”,也向市场发出信号,有效稳定了各方预期。

    省政府在全省粮食收购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粮食收购总体要求是做好“四加强,一监管”。即加强引导农民把握时机,适时卖粮;加强指导中省直粮食企业落实政策,敞开收购;加强引导加工企业随行就市多收粮、多储粮,确保加工原料供应;加强引导社会收储企业积极入市,搞活流通;切实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压等压价违法经营行为,坚决维护好市场经营秩序。

    按照省政府要求和收购会议部署,全省粮食部门认真落实国家“三项政策”,从方便农民售粮出发,本着“产区为重点、兼顾销区”的原则,合理布设收购库点;组织省储备粮公司所属企业积极入市收购省级临时储备稻谷;通过广播、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及时宣传和发布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市场供求形势及价格走势信息,引导企业收购、指导农户售粮;协调金融部门,帮助企业多渠道筹措收购资金;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维护市场经营秩序。由于政策落实到位,措施有力,收购主体由观望转为积极入市,购销市场日趋活跃,全省粮食市场收购形势逐渐向好,其主要表现为:

    玉米价格上涨幅度大。玉米价格经过新粮上市到去年12月初阶段性回落后,在玉米临储收购政策的支撑下,价格开始稳步走高,由去年12月上旬市场最低收购价1.00元至1.05元/斤(仍比上年同期高0.10元/斤),逐渐上涨到目前1.14元至1.17元/斤,涨幅达15%。当前收购价格已为国内玉米历史最高价格。如按整个收购期玉米每市斤比上年上涨0.10元、收购量按440亿斤保守计算,仅此一项,可使全省农民增收44亿元以上,人均增收310元以上。

    水稻价格保持平稳。虽然新稻上市时价格低迷,购销不旺,普通品种开秤价1.35元至1.40元/斤,但在省政府启动省级临储稻谷和国家出台政策性稻谷收购政策后,水稻价格开始保持平稳,维持在1.42元/斤价格水平。

    收购进度快。由于吉林省去年粮食产量高、商品量大,加之市场购销活跃,收购进度快于上年。近期,随着天气回暖,农户粮食保管难度加大,粮食出售进度有所加快,市场流通量出现短期增加,经调度,目前吉林省农民手中余粮已不足一成。这部分粮食,将转入常年常时出售。

 
 
 相关链接
· 吉林省“创业带动就业”宣传月于5月2日启动
· 吉林首届高职现代物流技能大赛开赛 推进教产结合
· 吉林省十次党代会主席团举行第二第三次会议
· 吉林省十次党代会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