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集中精力把两会精神贯彻好》《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八大》《坚决拥护党中央的正确决定》以及《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等系列评论员文章,引起了全社会强烈反响,也掀起了广大气象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潮。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强调,广大气象干部职工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增强信心,攻坚克难、沉着实干,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精力放到推进气象事业科学发展上来,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决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气象服务工作,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和新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认真学习,凝心聚力,在全面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上求深入
“当前,气象部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就是要通过深入学习人民日报系列评论员文章,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在大是大非上头脑清醒,在路线原则上立场坚定,做到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工作上同心同行,集中精力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把力量凝聚到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中。”郑国光开宗明义地指出。
郑国光进一步强调,系列评论员文章内涵丰富,上下贯通,紧紧结合世情、国情和党情,对当前若干重大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和深刻论述,既全面准确地阐述了中央精神,体现了全国两会精神,又反映了人民的愿望,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很强,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定音鼓”的作用。这对于广大气象干部职工提振精神、凝聚力量、坚定信心,对于推动全国两会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推进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意义重大。
对此,郑国光要求各级气象部门要把学习系列评论员文章,作为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基本要求,作为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全国两会精神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气象局机关作风建设月、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基层组织建设年这三项活动的重要学习材料,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认真领会其内涵和实质,着力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上求深入。
“全国两会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这对各级气象部门抓好今年各项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郑国光强调,各级气象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布置的任务细化、落到实处,努力做好全年各项重点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沟通、深入调研,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作为转变工作作风、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工作,努力取得良好成效。
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在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上谋发展
稳中求进,是党中央确定的今年工作的总基调与总要求。集中精力全面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气象部门如何突出这一重点?
郑国光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坚持稳中求进,就要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贯穿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自觉将中央的科学决策转化为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巨大动力,更好地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办好实事,更好地增进活力、促进发展、推进事业。”
“必须按照稳中求进要求,把握大局、审时度势,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加快气象现代化进程、加快改革攻坚步伐与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郑国光切中要害地指出,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事业的顺利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是发展的主要动力,稳定则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是硬任务。无论是加快气象现代化,还是加快改革创新步伐,都需要有稳定的环境作保证。
他要求,一方面,要认真思考、深刻分析当前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尤其要剖析当前气象服务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气象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攻坚克难,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通过一系列改革发展创新,不断化解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康福祉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不失时机地推进气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发展完善现代气象业务、气象科技创新和气象人才体系,加强和创新气象社会管理,全面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
另一方面,要在抓改革发展的同时,切实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信访工作,重视排查影响稳定的因素,及时发现隐患,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要继续关心职工生活,认真解决职工反映的突出问题。尤其是要着眼全局,重视基层,帮助解决基层台站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稳妥地推动基层气象机构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努力形成稳定和谐发展的好局面,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狠抓落实,沉着实干,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面对国家经济安全运行和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如何巩固“十二五”事业发展开局的好势头、以新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郑国光指出,要将做好服务科学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各项气象工作,作为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全国两会精神的落脚点,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立足本职、狠抓落实,着眼长远、沉着实干,使学习成果服务于气象工作实践,体现在各项气象服务中,并在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得到深化、取得实效。
他强调,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各级气象部门要坚定信念,增强信心,不为困难风险所惧,不为噪音杂音所扰,充分认识世界气象科技竞争的复杂性,充分认识气候变化应对机制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重大变化,充分认识世界气象科技创新给我国气象现代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积极主动推动科学发展,服务科学发展。
郑国光鼓励广大气象干部职工要抓住和用好各种机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在提高“四个能力”、建设“四个一流”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扩大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和创新气象社会管理上取得新成效,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气象综合实力,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做好气象服务,始终是气象部门履行职责、体现价值的主要途径。做好气象服务,要出实效、促发展、保民生、保稳定。”郑国光要求,要把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同各地实际结合起来,将气象工作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积极寻求气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之间的结合点,坚持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加大气象为农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从战略高度大力推进“两个体系”的融入式发展,心无旁骛地做好各项气象服务工作。当前,我国自南向北陆续进入汛期,暴雨、雷雨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频繁袭击。各级气象部门要充分认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认清做好气象服务的艰巨性、重要性和复杂性,全力做好当前农业生产气象服务工作,认真做好汛期各项气象服务工作,统筹做好其他各项气象服务工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的气象服务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