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记者在河南省科学院采访时了解到,该院新近获批组建省核农学重点实验室,将对河南省研究高效低碳的新型现代农业产生积极作用。
重点实验室主任、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所长范家霖研究员告诉记者,该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是植物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范家霖介绍说,在诱变育种领域,通过核辐射育种(包括航天育种、离子束育种),可以大幅增加种子基因突变频率,在缩短筛选优良品种性状的周期方面优势明显。
二是农产品辐照保藏与加工研究。“河南省是农产品加工大省,过去贮藏常用的是化学熏蒸、热处理等方式,存在着有害残留物质多、能量消耗高,以及对农产品的颜色、形状等外在品质改变大等缺陷。”范家霖解释,核辐照处理是目前国际通用的冷处理技术,其原理和紫外线照射杀菌一样,可以高效杀虫灭菌、降解农药残留和致敏性蛋白,延长农产品贮藏期和货架期,不产生任何污染。
三是农业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河南省核农学会秘书长杨保安研究员介绍,目前实验室主要开展对小麦等主要农作物高产、优质、节本栽培中水肥及其他化学物质吸收、运输和代谢规律研究。此外,通过该技术,还可以为河南的土特产设立同位素“身份证”,有效杜绝假冒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