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届全国气象观测技术经验交流会在京召开 孙楠摄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气象观测与保障技术的科技水平,4月10日,第二届全国气象观测技术经验交流会在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了解,大会旨在及时总结经验、分析不足、促进我国气象观测与保障技术的快速进步,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创造开发环境、分享成功经验,推动这种交流形式的常态化、制度化,共同提升我国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水平。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气象观测与保障业务的代表与专家,将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就地面观测、高空探测、气象雷达、计量检定、大气成分、运行监控与数据质量控制等内容进行研讨交流。
宇如聪强调,要进一步学习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首届全国气象观测技术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了解我国观测事业取得的重要成绩,深刻认识到气象观测业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理解推进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理念的紧迫性;要正确认识观测工作的定位,真正体会到气象观测工作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用自身行动去改变和还原气象观测工作的形象和地位,证明气象观测工作的科技性和复杂性;要增强参与气象观测业务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思考如何深化改革、推进观测自动化,如何做一名适合现代观测业务发展的工作者;要为基层一线的观测人员提供更多的平台与机会,为观测队伍的成长创造条件。
会议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与中国气象学会大气探测与仪器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华云东方探测技术有限公司协办。大会特邀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副司长赵大铜、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教授高太长、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主任曹晓钟就综合观测业务体系、军事大气探测技术、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进展等方面进行报告与交流。(记者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