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已过,“清明”将至,麦油作物进入返青生长的关键期,陕西春耕生产由南向北全面展开,省防总、省水利厅及时对防抗春旱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各级防汛抗旱部门以防为主,提早筹谋,及时开启水利设施,关中各地抗旱春灌工作现已全面展开,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开动各类水利设施0.9万余处,灌溉农田435万亩次。
2月上旬以来,陕西大部降雨偏少,关中东部和渭北部分地区土壤墒情持续下降,对小麦、油菜等作物返青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各地加大工作力度,开动各类水利设施投入抗旱。渭南市政府派出督查组,对11个市区的抗旱春灌工作进行专项督查,东雷二期抽黄灌区设施内农田开始浇灌二水,努力做到亩亩见水、块块不漏。西安市充分发挥县区抗旱服务队的作用,利用去年新购置抗旱设备,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开展抗旱服务,临潼区抗旱服务队入春以来新打机电井4眼,解决了新丰、雨金等地群众抗旱灌溉问题。咸阳、铜川、宝鸡等市及时下发抗旱工作通知,对抗春旱进行了安排部署。省直泾惠渠灌区抓早动快,加大引水流量实施“以春补冬”的目标,已完成抗旱灌溉面积40万亩。宝鸡峡灌区开展了春灌劳动竞赛,组织百余名干部入站蹲点,协调处理灌溉用水中存在的问题。交口抽渭、桃曲坡、石头河水库等灌区抢抓河源来水较好的有利时机,狠抓用水管理,确保群众用上“放心水”、“明白水”。据统计,省直灌区累计斗口引水量0.89亿立方米,灌地165万亩。
由于春季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气温回升快,农田蒸发量和作物需水量增大,省防总要求各地密切监视旱情发展变化,安排落实好抗春旱、促春管各项措施,努力扩大春灌面积。利用降雨的有利时机,加强作物的田间管理,保墒追肥,增强作物抗旱能力,为今年夏粮丰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记者 苏同敏 通讯员 王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