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在郑州市东大街沿街商铺门口逐一摆放着醒目的“消防红水桶”,一店主告诉记者,这是街道办为便于及时扑救初起火灾所做的防患措施。
据该街道办事处主任刘鹏介绍,为确保辖区消防安全,街道成立了专门的消防办公室,书记、主任亲自抓,专职人员具体落实,安监、综治等部门协调配合,辖区多年无一起亡人火灾……这是河南省近年来大力推行社区街道乡镇农村消防网格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一个缩影。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去年在河南省考察时对河南消防给予很高评价:这是加强并创新社会消防管理、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的有益探索。
破解难题
网格化管理落实责任
基层消防责任难以落实、乡镇街道消防工作存在盲区、火灾隐患量大面广、现役警力严重不足,曾经是河南消防工作面临的“四大难题”。
为破解难题,从2008年起,河南省全面探索推行消防网格精细化管理模式。将专业消防力量难以顾全的2377个乡镇街道,5.1万余个行政村社区,37万余个居民楼院、村组、生产经营单位,划分成大、中、小三级网格。县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分包“大网格”,乡镇街道办工作人员分包“中网格”,行政村社区工作人员分包“小网格”,实行责任连带、同奖同罚。
3月18日,巩义市新华路街道办事处安监一科科长路桂林正在社区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他告诉记者,每年街道办都要与社区、社会单位逐级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社区居委会主任及安监员分别缴纳4000元、2000元的安全保证金,年底根据事故控制情况,按照1∶1比例奖惩。
据统计,目前全省明确876名消防监督人员、1764名消防文职人员和1.1万余名公安民警,定点联系三级网格,督导开展网格精细化管理,实现基层消防监管常态化、规范化。
快速反应
防止小火酿大灾
3月18日下午,走进郑州市消防支队社会化火灾防控办公室,记者看到墙上挂着全市消防网格精细化管理力量示意图,李萌主任介绍说,该办公室能够调度起全市1700余名乡镇办事处(社区)安监员、7800余名巡防队、2000多名一线民警、15000余名保安队员。一旦发生火情,他们是最先到的救火员。这种模式,保证了辖区亡人火灾“零发案”。据了解,从2008年起,全省以“郑州模式”为基础,整合各方力量实现消防网格精细化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填补县乡消防力量。在没有现役消防队的县市、城市新区,高标准建成政府专职消防队70个;公安消防队站保护范围外的1683个乡镇,全部建成专兼职消防队,配备队员1.2万名。
充实基层防控力量。推行“消防巡防一体化”、“消防保安一体化”,3627支治安巡防队、150个保安服务公司全部承担起防火、灭火、宣传“三大职能”。
培育单位管控力量。7395个重点人员密集场所建立防消联勤队伍,485家超大型商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和大型仓库建成专职队。
现在,河南省直接参与消防管理达40余万人,动员力量达400万人。全省投入10.9亿余元,为基础消防设施建设提质增量,消防电动巡逻车、摩托车遍布城乡。
警民联动
构筑消防安全“防火墙”
消防网格化管理运行到现在,勾勒了一张覆盖16.7万平方公里的消防网格精细化管理版图,为人民生命财产构筑起安全“防火墙”。
2011年,全省检查单位、整改隐患数量分别超过2007年总数的9倍和6倍,火灾伤亡人数与上个四年相比,分别下降了64%和83%,连续7年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
省消防总队总队长夏夕岚说,实践证明,河南省消防部队探索创新社会消防管理的方向是正确的。今后将继续深化网格精细化管理模式,推动火灾防控水平整体提升,坚决确保全省火灾形势持续平稳,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保驾护航。(记者 温小娟 通讯员 郝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