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获悉,今年,黑龙江将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通过实施春季种子市场、种子生产基地专项检查行动和冬季种子企业督查行动三大行动,坚决退出一批品种、清理一批企业、查处一批案件、完善一批规章制度,以净化种子市场,建立起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和种业发展环境,确保黑龙江农业生产和农民用种安全。
在“种子执法年”活动中,种子执法人员将针对七个重点进行监管:农作物品种的真实性、种子质量和种子生产经营情况;玉米、水稻、大豆、甜菜等主要农作物种子;种子经营集散地、重点种子生产基地、种子大市场、农村和城市结合部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秩序混乱的市场、乡镇村屯种子销售网点;种子生产、收购、种子加工包装和种子销售等主要环节;种子质量指标连续两年不合格的企业,连续两年抽不到样品的企业,需要整改的企业,受到社会公众举报的企业等;生产经营假劣种子、未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套牌”种子等行为;社会举报投诉、跨区域和久拖不决的重大种子案件。
通过严格监管,不适宜种植的品种将予以退出。那些屡次违法违规,或多次被举报投诉的企业,将被要求限期整改,甚至注销或吊销其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同时,执法人员将加大种子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究。并健全完善品种审定、企业监管等规章制度,推动种子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记者黄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