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需要“大思维”,这个“大思维”的核心是创新。作为金融改革试验区,天津恰恰可以在金融创新方面先行先试。
天津市目前已成立了60多个专门面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信贷机构。由政府出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到10家,累计担保户数1400余户,累计贷款担保额近百亿元。
龙年伊始 融资到账
1000万元。在龙年上班的第一天,如果有1000万元的款子齐刷刷地趴到了一家正急需资金运转的中小企业的账户上,那感觉会怎样呢?这一点,不妨问问天津恩彼蛋白质有限公司的人们。
“好比一场及时雨。我们是一家坐落于宝坻区的国内最先开发猪血蛋白深加工产品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但流动资金却日渐紧张的时候,天津滨海农商行的这次‘输血’,使得我们可以在龙年市场上放手搏击。”天津恩彼蛋白质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士昨天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市场中人喜欢讨个好彩头。新的一年公司开门就有资金,那感觉绝对是——特给力。与天津恩彼有相同感觉的,还有天津博纳艾杰尔、天津锦美碳材、中博农等众多中小微企业。大家都喜获融资,只不过融资的类型各不相同,有间接融资,也有混合融资、直接融资等等。比如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这已经是第二次从大连银行天津分行获得贷款了。“刚开业时我们就得到了金融业的大力支持。大连银行天津分行两年前以知识产权质押的形式首次为我们发放了1090万元的项目贷款支持新厂区建设,公司的产能因此进展神速;之后他们还牵线搭桥,为我们争取到了1900万元的股权投资;龙年的这笔总额1000万元的融资属于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后期研发和流动资金需求。如此混合融资让我们企业的发展后劲儿更足了。”天津博纳艾杰尔的杨会计对记者说。
直接融资市场又是怎样一番风景呢?记者登录了天津股权交易所的交易平台,发现新年第一个月,在节假日时间占去三分之一的情况下,仍有润田农机、神龙科技、青发矿业、晶盛惠4家中小企业在此挂牌,天津股交所的挂牌企业数因此达到了133家。看来天津市直融市场也迎来了“开门红”。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天津市,“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不是束之高阁的官样文章,而是扎实地付诸一个个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春风化雨般影响着许多普通人的工作与生活。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相当复杂的大背景下,金融服务的这份熨帖与细致,显得格外平实和温馨。
2012年天津金融工作的主题之一——构建具有天津特色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在龙年浓浓的节日气氛中逐步展开。
先行先试 破解世界性难题
中小微企业数量之大,涉及就业人数之多,对经济全局影响之深,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却并不是中国现阶段特有的现象,而是长期存在的、世界性的难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慢性病”,这与中小企业规模小、财务不健全、信息不对称、未来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以及其“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特点密切相关。因此不仅中国,世界各国都在探索解决之道。
“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需要‘大思维’。”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杜晓山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坦言,“这个‘大思维’的核心是创新。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服务于中小微企业与服务于大企业肯定不一样,需要下更大的功夫,这一点要学习美国社区银行——工作要扎实,经营要灵活。必须改变观念,提高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如创新信贷产品和制度,设立小微企业专门信贷机构或部门,进行单独考核和管理,健全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等。”
作为金融改革试验区,天津恰恰可以在金融创新方面先行先试。“牢牢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推进天津金融改革创新再上新台阶”,已成为天津市金融界从上到下的共识。
天津市目前已有20多家商业银行成立了60多个专门面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信贷机构。各家银行根据各自的特点,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探索并成熟了多种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合作模式,实现了银企双赢。其中的某些金融服务模式已成为业界处理类似业务时的“标准答案”。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天津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08亿元,增加392亿元,增长30%。
市委金融工委负责人士告诉记者,2012年,天津市将继续扩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专门建立一套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政策措施。例如,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适当放大不良贷款容忍度或不良率,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对中小微企业探索更加灵活的信贷机制,对于缺乏贷款担保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银行机构将探索通过专利权、商标权的质押等,让企业及时获得贷款。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此前天津市建立了多项扶持资金,包括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名牌产品奖励资金、科技创新资金、企业技改贴息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等,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软肋”之一是征信难,如何为之提供信用担保就成了不可回避的话题。天津市的做法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示范作用,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扩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目前,由政府出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到10家,注册资本总额3.85亿元,累计担保户数1400余户,累计贷款担保额近百亿元。去年秋天,中国信用担保业的领军者——中投保公司又落户天津,这艘信用担保业的“航空母舰”今年的动作尤其值得期待。
直接融资 多渠道快速“输血”
许多中小微企业出现资金短缺甚至资金链断裂的主要原因是融资渠道单一,只能依靠银行贷款,一旦银根收紧或发生金融危机,企业势必受到较大甚至致命性的打击。今年初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权投资等直接融资工具的重要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股权投资领域,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使之为中小微企业快速“输血”,也是“构建具有天津特色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小微企业获得直接融资的数量近来呈明显上升态势,今年必会强势上扬。以直融平台——天津股交所为例,2010年的挂牌企业数61家,2011年的挂牌企业数129家。一年时间,挂牌企业数量翻了两番多!据不完全统计,天津股交所为旗下的挂牌企业实现各类融资高达60多亿元,使得88%以上的挂牌企业业绩得以同比大幅增长。算上天津股交所——据《2011天津工商行政管理白皮书》——截至去年底,天津市累计注册各类交易所26家,注册资本18.57亿元,数量和规模居全国之首。这份《白皮书》还注明,天津市现在注册股权投资基金企业2396户,注册资本4409.51亿元,已成为全国股权投资企业最多、注册资本最高的城市,是国内最具影响力和引领作用的股权投资基金聚集地。这样的金融生态势必降低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的成本和风险。
股权投资基金荟萃,为各类企业的投融资储备了可观的“弹药”。每年一次的融洽会,以及以天津股交所为代表的天津各类产权交易市场和其他金融服务平台,以其制度优势、信息网络优势、所掌握企业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小微企业股权的流动性和变现渠道——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尚未建立、PE等的退出通道尚不畅达的大格局下,天津股交所等所提供的颇具影响力的股权流动和变现渠道显得格外难得。
“大家深切地意识到‘民营即民生’,惠及中小微企业其实就是‘惠民生’。构建具有天津特色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时不我待——所以,就从新年的第一天开始努力吧。”为天津恩彼蛋白质有限公司提供金融服务的天津滨海农商行的项目经理邱京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