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合作社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品牌化经营,带领千家万户农民共同搏击市场风浪,合作社实现了迅猛增长。据省农牧厅统计,到2011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7559个,同比增长57%。
甘肃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确定为促农增收“六大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把从事优势产业的农户组织起来,使合作社社员“农资有来源、生产有计划、技术有指导、质量有保证、销售有渠道”,改变了单家独户小规模经营的市场弱势地位。2011年,省级财政安排1300万元,对146个合作社进行扶持,市县财政下达扶持补助资金1800万元,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达到1590个,培育了一批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质量安全优、品牌效益高、带动农户多的“示范社”,形成了县县有试点,行行有榜样的示范带动效应。在优势特色产业组建的合作社数占到全省合作社总数的85%以上,实现了合作社在特色产业的全覆盖。
与此同时,甘肃省引导合作社由数量发展转向规范提高。目前,全省有384家合作社执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177家合作社通过了农产品质量认证。合作社成员由几户、几十户发展到跨村、跨乡镇、跨市,甚至跨省区,服务内容从提供信息、种子种苗、技术培训,逐步拓展到产前的农资采购和产后的农产品加工、销售及品牌等多个环节,其中产销一体化服务的合作社占到全省合作社总数的61.3%。
甘肃省还加强合作社与终端消费者的对接,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批对接”、“农餐对接”等,全省与超市或流通企业建立产销对接关系的合作社数503个,年交易金额达7.8亿元,产品涉及马铃薯、蔬菜、苹果、小杂粮、蜜瓜等50个产品系列。全省还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站1271家,2011年访问量超过万次的有56家,有的合作社60%以上的产品实现了网络销售。(记者 王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