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1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召开党组务虚(扩大)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历次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部署,围绕“当前形势怎么看,下一步工作怎么干”展开讨论。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民在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明确重点,完善思路,将地质调查工作推向新的高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全力保障和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中国地调局工作的第一要务。
汪民要求,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地质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正处在履行重大使命的关键时刻,地调局也处在重大改革发展的关键节点。他同时指出,要认识到目前我国地质调查工作与国家的期望、部党组的要求及社会的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转变不够、地质调查能力不够强、服务意识不强等。
汪民要求,要进一步明确重点,完善思路,将地质调查工作推向新的高度。他指出,公益服务是地调局的生命线,要进一步准确把握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定位,并将公益性地质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要以科技创新推动地质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坚持科研与调查融合,加强科技创新的条件保障,着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氛围,并充分发挥地科院的科技创新作用。他强调,要把握好“项目从哪里来,工作怎么干,成果怎么用”这三大环节,并贯穿于地质工作全过程,从项目设置、组织实施、到成果应用的全过程树立产品服务意识,解决好项目从哪里来的问题,对上要主动掌握和挖掘国土资源部及国家相关部委需求,从需求中设计产品;对下要建立“地调局—大区中心—省级主管部门”项目对接机制;要根据自身地质业务特点,开发需求,主动服务,向社会提供产品。
解决好工作怎么干的问题,要坚持推进大项目机制,强化业务中心建设,强化项目管理和运行体系,并加强质量管理。解决好成果怎么用的问题,要牢固树立成果产品化理念,强化资料汇交,搭建成果社会化服务平台,并开发普适性地质成果公共产品。
汪民强调,全力保障和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地调局工作的第一要务。一是要落实地质找矿新机制,充分发挥基础性先行性作用。要加快重点成矿带大比例尺地质矿产调查;深化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等三项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成果,为地质找矿和矿产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宏观布局提供基础;开展稀有金属、稀土、稀散元素等新兴产业资源战略调查,扩大资源优势;开展能源资源调查。二是要做好统筹部署,细化行动方案。要统筹落实部省合作协议;协助各省厅编制好省级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根据整装勘查和重点勘查区工作进展,配合省厅提出整装勘查区和重点勘查区动态调整方案,推进各项目标任务的启动和落实。三是促进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引领作用。要在全国层面组织开展重大成矿理论和关键技术方法研究;在成矿带层面组织开展成矿地质背景与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深化对区域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的认识,指明找矿方向;在整装勘查区层面组织开展典型矿床研究、控矿要素、找矿模型研究以及技术方法研究等,组织专家开展跟踪指导,及时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咨询;组织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四是要强化业务支撑,搭建服务平台。要建立三级业务支撑体系,推进大项目机制,通过矿种、成矿区带的综合研究项目,统筹协调中央、地方和企业的地质勘查工作,出大成果、大人才;搭建地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对已有成果进行开发,编制系列图件和建立数据库,提供社会服务。
江南平台入口
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出席会议。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以及局属单位、局机关各部室负责人分别发言,就地质调查工作未来改革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