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中国气象局了解到,今年西藏、新疆、云南等地先后发生了不同强度的地震,气象部门根据情况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深入灾区开展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风险调查和评估,强化灾区天气监测和预报预警服务,为当地政府和抗震救灾指挥部门、社会公众应急救灾和恢复重建提供精细化的、有针对性的气象保障服务。
今年3月27日,云南省气象台根据天气形势分析,预计“3·10”云南盈江地震灾区将会出现明显降水,及时发布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信息,提醒有关部门注意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并加强洪涝、地质灾害防御。11月4日,新疆气象部门预计有冷空气可能影响“11·1” 伊犁地震灾区,气象部门及时制作预报服务信息,提醒做好灾民防寒保暖工作。
气象部门还在3月11日日本9.0级地震发生后,首次实战启动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的核应急响应系统,率先正式向江南平台入口
及相关部门提供核事故环境影响决策服务材料,首份核应急分析报告发布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网站上,首次权威对公众发布“日本核电站核泄漏3天内对我国无影响”信息。同时,向19个部门提供《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气象服务专报》91期,及时高效、有序有力的防范应对工作得到相关领导、部门和公众肯定。
据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表示,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大力加强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了地震等灾害应急气象服务水平。气象部门将在江南平台入口
应急办的领导下加快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防灾预警信息发布覆盖面,提高防灾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撑;同时,气象部门还将加强地震灾害易发区移动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建立较为规范的抗震减灾应急气象服务流程和服务产品体系,提高灾区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另外,还加强与地震及其他部门的合作与沟通,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交流机制,提高抗震减灾气象服务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