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郭声琨深入百色革命老区调研扶贫开发攻坚工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1年12月09日 09时24分   来源:广西日报

    老区扶贫常挂记,民生民情系心间。刚刚参加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回来,12月6日至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不辞辛劳、风尘仆仆,又一次深入百色革命老区,冒着寒风细雨,入村屯、访农户、下田地、送温暖,再次就扶贫开发攻坚工作进行深入调研。

    郭声琨强调,全区上下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对广西扶贫开发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围绕扶贫开发“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目标,全面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部署,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广西贫困地区群众与全区各族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

    扶贫开发任重道远,仍需毫不懈怠,务必艰苦奋斗

    初冬的大石山区,山间草木青翠,山峦云雾笼罩,车子在悬崖绝壁间的盘山公路上蜿蜒前行。

    12月7日上午,郭声琨一行抵达大山深处的田阳县那坡镇永常村。

    1990年,永常村人均纯收入仅229元,人均有粮不足100公斤。这个尽是旱地和石窝地的小山村如何脱贫致富,如何发展?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十分关心,曾于1990年11月21日和1996年11月1日先后两次视察永常村,给乡亲们发展生产指明好方向,为山窝窝脱贫致富带去希望。

    近年来,在上级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该村解放思想,因地制宜,调整结构,全村共实施封山育林9300亩,竹编加工等产业逐步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渠道。村里先后建起100多栋钢筋水泥结构楼房,修建近200座沼气池。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904元。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屹立山间。

    永常村的旧村部如今也已改建成扶贫展览馆,成为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泽民同志曾在这里召开六级书记(中央、自治区、地、县、乡、村)会议,专题研究扶贫开发问题。虽然时隔21年,会议现场依然保存,情景历历在目。郭声琨仔细参观了这个展览馆,重温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指示:“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好大石山区致富这个问题,把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打下的江山建设好”,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在村民韦克强家,郭声琨与韦克强一家人亲切攀谈。当年江泽民同志来视察时,韦克强一家还住在茅草房里,如今3个儿子都建起了新楼房,日子一天过得比一天好。老韦激动万分地说:“感谢党和政府,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郭声琨深有感触地说,永常村和老韦家的变化,充分展现了我区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巨大成果。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仍然需要我们毫不懈怠地努力工作,坚持不懈地艰苦奋斗。中央领导同志对永常村的发展寄予很大希望,希望大家结合本村实际,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特别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免费培训工作。

    “只要大家愿意,政府一定提供免费培训。农民兄弟掌握一技之长,‘身价’自然见涨,就能赚到更多的钱。”听到郭声琨风趣的话,大家热烈地鼓起掌来。

    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基础设施是前提,产业发展是关键

    地处大石山区的田阳县那坡镇义安村龙云屯,2002年人均纯收入仅为786元。胡锦涛总书记曾到龙云屯视察,给龙云屯群众极大的关怀和鼓舞。他嘱咐当地领导要组织群众开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积极探索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新路子。同时,勉励山区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近年来,龙云屯全力扶贫攻坚,村子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学科学、学技术风气浓厚,已成为百色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12月7日上午,郭声琨来到龙云屯,看到村容村貌优美,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感到十分欣慰。他走进村民黄正军、黄正高的家里,与他们促膝谈心,详细了解该屯产业发展以及村民的生活情况。

    蒙蒙细雨中,龙云屯田地里的火龙果更显翠绿,欣欣向荣。郭声琨直接来到田间,俯身察看火龙果长势。听到黄正军说,火龙果每亩最高可达万元产值。郭声琨强调,扶贫攻坚,基础设施为先,产业发展为要。他高兴地给龙云屯算起经济账:全屯75亩火龙果,丰收产值可达7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再上一个新台阶!

    随后,郭声琨来到那满镇共联屯。该屯是1977年从新立村石山片各自然屯搬迁出来落户形成的移民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关心下,他们住上了新房子。如何加强政策引导和产业扶持,帮助贫困农民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看到村民们正在圣女果标准种植示范园里给果苗插杆,郭声琨走进地里和他们聊起天来。了解到示范园采取“企业+生产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对圣女果实行统一技术规程、统一规模、统一经营,打造出了圣女果品牌,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大幅增加了群众收入,郭声琨表示赞赏。他强调,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扶贫最关键最长远的重要举措。他深情地勉励乡亲们说,大家一定要牢记中央领导同志的嘱托,自力更生,加倍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让日子一天更比一天红火!

    位于百色市右江区永乐乡的华润百色希望小镇,是央企华润集团在国内捐建的首个“希望小镇”。华润集团利用自身的产业和资源优势,帮助农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大力扶持小镇发展特色种养业。得益于华润建立的以工带农、以工促农这一扶贫援助新模式,小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8年的3000多元飙升到2010年的6125元。

    12月6日下午,在深入考察太阳能发电站、卫生服务站、育苗厂等后,郭声琨高兴地说,华润小镇建设发展模式非常好。企业利用自身资源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参与扶贫开发攻坚战,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全符合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鼓励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新模式,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扶贫开发工作,让贫困地区的农民兄弟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要带着深厚感情去扶贫,带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去扶贫,带着“责任重于泰山”的使命感去扶贫,使贫困地区群众与全区各族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

    冷空气来袭,住在危旧房的贫困群众生活怎么样?郭声琨始终牵挂于心。扶贫新标准已公布,如何尽快提升广西扶贫开发工作水平?郭声琨一直深入思考。

    田东县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联系点。近年来,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土”之称的田东县陇穷村陇穷屯通过实施一系列扶贫惠民工程,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然而,受恶劣自然条件制约,与陇穷屯一山之隔的陇弄屯,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滞后,人均纯收入较低,14户村民仍住在四面通风的木瓦房。7日中午,郭声琨冒着风雨,踏着泥泞,翻越山坳,来到被石山包围在谷底的陇弄屯。这是自2008年以来,郭声琨第19次来到田东。

    郭声琨沿着木梯子,先后走进瑶民颜荣权和黄妈平的家,详细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打开水窖察看饮用水,揭开米缸盖看看粮食够不够,掀开锅盖看看吃的是什么菜,并分别给他们送上慰问金和米、油、棉被等慰问品。

    看着破旧不堪、四面通风的木瓦房,郭声琨的眼睛湿润了。他表情凝重地说,这么多年了,革命老区的群众还住着这样的房子,我们岂能安心?扶贫开发,责任重于泰山,工作刻不容缓,必须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抓出实效。必须尽快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难、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同时要依靠产业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切实提高老百姓收入水平。

    回程时,雨越下越大,沿着泥水四流的山道,郭声琨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思考,不断与随行的自治区有关部门和百色市、田东县的负责人交流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思考。

    郭声琨指出,田阳和田东这几个村屯的变化,既是百色扶贫开发取得重大成就的缩影,也是广西众多贫困山区发展变化的生动体现。取得的成绩无比欣慰,存在的问题使人感到任重道远。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带着深厚感情去扶贫,带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去扶贫,带着“责任重于泰山”的使命感去扶贫,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持久战”。

    郭声琨强调,目前,广西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发展程度低等多种致贫因素尚未根本解决,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区情尚未根本改变,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深刻反思总结过去10年扶贫工作的经验教训,全面分析我区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要强化扶贫意识,形成全社会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要加强“顶层设计”,把扶贫攻坚作为系统工程、综合施策;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要加强科教扶贫,提升贫困地区群众整体素质;要加强生态扶贫,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扶贫开发制度保障。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余远辉一同调研。

 
 
 相关链接
· 郭声琨:奋力推进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 郭声琨会见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叶小文一行
· 郭声琨、马飚27日在南宁会见预防腐败局局长马馼
· 郭声琨、马飚会见中船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胡问鸣
· 郭声琨出席追授蓝云荣誉称号命名表彰大会并讲话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