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姓享受高品质文化生活
—吉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综述
进入冬季,虽然白雪皑皑,天寒地冻,但吉林省群众文化活动却依然丰富多彩。省京剧院、省吉剧院每周末都推出固定专场演出,高品质的精彩节目,令观众趋之若鹜;关东剧院、东北风二人转艺术团以及和平大戏院的综艺节目天天上演;省博物院推出的系列展览不断变换新内容……高雅、低价甚至免费的文化项目,活跃了群众业余生活,百姓享受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果。
近年来,吉林省高度重视群众的文化需求,积极保障城乡居民的文化权益,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逐年递增。经过几年建设,全省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得到了改善,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活跃。
几年间,吉林省各地在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博物馆和剧院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包括投资5.4亿余元建设省图书馆新馆,维修改造吉歌集团东方大剧院、省吉剧团关东剧院、省民乐团剧场、省京剧院大戏楼;松原市图书馆、艺术馆和博物馆,延边图书馆、长白山满族文化博物馆、四平战役纪念馆相继落成;榆树市文体活动中心、梅河口市文化中心、公主岭市文体中心、抚松县人参博物馆等已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配合国家系列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吉林省着重实施了6大惠民文化工程,其成果已广泛惠及城乡居民,其中包括: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吉林省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已建有分中心和支中心5000多个,形成了网络体系。
图书馆联盟进一步深化。实现了图书馆文献和电子资源的互借互阅,并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使广大读者享受到了公益文化的最大便利。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面展开。到目前,国家累计投入资金9441万元,省财政配套2648万元,全省累计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460个,另有13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正在建设。到2011年末,吉林省将实现全省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
城市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定额补助稳步推进。从2009年开始,中央和省财政相继拨付专项资金,对城市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予以定额补助。截至目前,共投入专项资金3365万元,补助了215个城市社区文化中心和157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初步改善了落后局面。
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稳步推进。截至目前,省政府共投入专项资金2000万元,扶持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到2011年底,全省将累计建成各类农村文化大院6010个,达到全省行政村的50%以上。
“送戏下乡”演出深受欢迎。2009年和2010年,全省“送戏下乡”分别完成3600场和3700场,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任务,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基层群众的广泛认可。两年来的实践证明,政府购买公益性文艺演出下乡,是最受农民群众欢迎、最能活跃乡村文化氛围、最能产生广泛影响的项目。2011年,省政府确定的文化惠民工程中,“送戏下乡”的任务增加为4000场,目前已完成3000场。
有了日益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有了主管部门的重视与带动,吉林省群众的文化活动日趋丰富。目前,全省各地每年举办文化艺术周、社区艺术节、农民文化节等各级各类文化活动达万余场次,参与群众达千万人次。社区文化活动走向经常化,每年从“五一”到“十一”几乎周周有文化活动,月月有文艺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