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气象局:我国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取得阶段性进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1年12月01日 19时24分   来源:气象局网站

    农业气象观测是地面观测的重要业务之一,是我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基础,开展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有利于提升气象为农服务科技水平、提高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科学性、针对性、及时性,是适应现代气象发展和防灾减灾需求的重要举措。中国气象局在推进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的同时,通过气象行业专项的支持,正开展着集土壤、农田小气候、主要作物发育期于一体自动化观测,把气象要素、土壤环境与作物生长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可实时监测田间气象和土壤环境以及田间气象灾害对作物长势的利弊影响,通过此系统,业务人员还可及时了解大田农事和病虫害发生影响情况,真正掌握大田作物长势 “第一手”资料。

    日前,项目组研发的样机已在全国不同气候区5个站点(4种作物)开展了两年试验。为进一步推进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梳理项目开展以来的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项目组在北京组织召开项目技术总结与研讨会。项目组主要技术人员和聘请的专家参加了此次技术研讨会。

    会议期间,项目组主要承担单位就作物发育期自动识别技术难点、设备改进、观测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对两年来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在各成员单位的大力配合下,项目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完成了仪器设计和工艺改进,通过在全国不同气候区试验,仪器运行稳定、可靠。目前已获取2万多幅作物发育期图像资料库和近20万个农田小气候观测资料文件。同时获得了大量作物发育期、作物生长参数的人工观测资料;已完成了部分作物发育期自动识别算法。其中,玉米发育期自动识别在两个台站开展验证,误差为1-2天;初步开展了作物发育期自动识别质量控制的分析研究;经过两年多田间试验总结,初步形成了农业气象自动化(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观测规范;项目阶段性成果已在河南、江西、新疆等地推广应用。

    会议还对下一步工作任务作出部署。继续开展田间试验,进一步改进、完善设备和自动化识别算法,为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早日实现业务化并发挥效益打好基础。

 
 
 相关链接
· 气象局:全国秋收秋种农业气象服务13日正式启动
· 河南农业气象服务由防灾减灾拓展为趋利避害
· 农业气象:冬小麦成熟关键期 需防范干热风等灾害
· 农业气象:南方5月雨水多 谨防稻飞虱发生发展
· 农业部和中国气象局会商分析夏收前农业气象条件
· 气象局通知要求加强近期灾害性天气农业气象服务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