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青海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在西宁闭幕 骆惠宁讲话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1年11月27日 10时09分   来源:青海日报

    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11月26日上午在西宁闭幕。省委副书记、省长骆惠宁讲话,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吉狄马加主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春耀、副省长张建民、省政协副主席鲍义志出席。

    骆惠宁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的收获主要有三点,一是对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新的认识,使命感更强、信心更足了;二是对青海省文化建设方向和目标有了新的把握,站得更高、抓得更准了;三是对重点工作任务有了新的明确,思路更清晰、措施更有力了。

    骆惠宁就深入贯彻中央全会及本次会议精神提出要求。一、抓住难得历史机遇,进一步在加快文化建设上奋发有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及通过的《决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也为青海省文化改革与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站在青海看青海,文化建设成效显著;跳出青海看青海,文化建设差距不小;着眼未来看青海,文化建设前景美好。我们一定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紧紧抓住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更加主动地肩负起推动文化建设的历史责任,奋力开启青海文化改革发展新征程。二、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进一步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文化,夯实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共同思想基础。要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大限度地把全省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进人们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在全省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要积极践行基本道德规范,着力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要通过丰富的形式、鲜活的内容、有效的载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要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为文化建设提供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三、始终坚持文化惠民,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通过实施一系列文化工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向广覆盖、高层次、可持续转变。“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资金优先投放,对涉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项目优先安排。要坚持重心下移,强化基层,特别是向偏远艰苦、人居分散、文化设施滞后的青南地区倾斜,科学统筹布局,消除盲区盲点,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要针对有些地方存在的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大力改革内部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综合效益,切实解决青海省文化基础设施“量偏少”又“没用好”的问题。要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多提供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文化产品,真正使文化服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进一步提升青海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充分挖掘利用青海省特色文化资源,积极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做大做强一批文化企业,打造若干富有活力、带动性强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构建相对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实现由散到聚、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全面转型。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大手笔谋划大项目,以大企业促进大发展。要全力打造知名文化品牌,围绕市场需求,加大深度开发,不断提升“环湖赛”、国际诗歌节等节庆文化品牌的层次,积极培育昆仑文化、青海湖文化、三江源文化、柴达木文化、河湟文化等区域性文化品牌,精心策划、包装和推介一批精品剧目,成为展示青海文化的靓丽名片。五、大力推进体制创新,进一步激发文化发展的内在活力。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克服畏难情绪和守旧心理,围绕解决文化建设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按照确定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努力在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走出一条坚持正确方向、符合青海实际、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改革之路。

    骆惠宁指出,文化体制改革不是政府一推了之“甩包袱”,而是加大投入“创新路”。该由政府承担的改革成本一定要支付到位,该由政府解决的遗留问题一定要解决到位。由于文化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商品属性,文化体制改革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推进的力度要大,工作要细。要注重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强化配套措施,使文化工作者的权益得到保护和发展。我们的导向是,谁改革支持谁,让改革者受益。

    骆惠宁强调,文化改革发展涉及面广、牵动性强。要不断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形成建设文化名省的合力。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确保地方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幅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不断壮大并用好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要拓宽投入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建设文化名省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担当责任,履行使命,主要负责人要带头钻研文化问题,全力推进文化工作。相关部门要明确分工,加强配合,以推进“八项改革”为动力、以实施“八大工程”为抓手,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共同开创加快文化名省建设的新局面。

    吉狄马加在会议结束时强调,这次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是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四个发展”、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对青海省文化改革发展做出了科学谋划和全面部署,提出了建设文化名省的重大发展战略,对于激发全省文化改革发展的内在活力,推动青海文化的繁荣发展,加快青海文化名省建设进程,确保实现“十二五”规划和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目标,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政组织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这次大会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大会精神全面落到实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青海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文化名省的新局面。各地各部门要迅速召开地方单位常委会议和部门、单位(党委)会议,及时传达学习大会精神,并结合实际对学习贯彻工作做出安排部署。要分层次组织好学习讨论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挖掘各自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文化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要全面落实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把大会精神的学习贯彻与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加强组织领导和分类指导,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抓紧制定各自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不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确保青海省文化改革发展的各项部署落实到位。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督导检查,搞好跟踪落实。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为深化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文化名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会上,省政协、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西宁市、同仁县等单位和地区负责人,围绕本次大会主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就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作了大会交流发言。(作者:罗藏 薛军 李欣 赵静)

 
 
 相关链接
· 青海将从2012年开始实施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
· 青海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在青海全省范围启动
· 青海西宁要求严格执行用电方案确保供暖用电安全
· 青海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19日启动
· 青海6所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获国家6220万资金支持
· 青海湟源县决定党政机关四年不买公车买校车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