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成思危副委员长、尊敬的张登义会长,中国太平洋学会的各位理事、同志们:
今天,中国太平洋学会2011年年会隆重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同志亲自出席会议,体现了老领导对中国太平洋学会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国家海洋局向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出席本次年会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注和支持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占全球海洋面积的49.8%,拥有广阔的空间、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环太平洋地区有37个国家,我国地处西太平洋沿岸,占据太平洋的显要位置,具备发展海洋事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沿海各国都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纷纷制定或调整海洋发展战略和政策,不少海洋大国也纷纷将太平洋纳入其国家战略加以重点布局和谋划。历史经验表明,利益来自于海上,危险也同样来自于海上,太平洋并不太平。因此,深入开展太平洋安全问题的研究,加强对太平洋地区国际合作的谋划,不仅事关我国的长远利益,而且关系我国现实的安全和经济利益。立足中国海,探索太平洋,仍然任重道远。
回顾改革开放之初,周谷城、于光远、陈翰笙与时任国家海洋局局长罗钰如等一批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专家,以开放的视野,未雨绸缪,开始关注太平洋,并发起成立了中国太平洋学会,由此开启了我国关于太平洋的社会科学研究。30年来,中国太平洋学会始终秉持办会宗旨,持续开展太平洋区域经济、太平洋区域合作等研究,大力创设学术机构,组织研究团队,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所开展的东、南中国海争议岛屿史地研究、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研究和中国海洋管理哲学研究等,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和海洋战略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此外,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的《太平洋学报》作为我国海洋系统唯一的一份社会科学刊物,大量吸纳关于太平洋问题的学术论文,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太平洋问题的学术研究,提高了社会各界对太平洋问题的认识水平。
当前,我国海洋事业发展正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高度重视海洋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作出了“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的战略任务,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对机遇,包括中国太平洋学会在内的各类涉海团体、组织以及广大海洋工作者,都必须乘势而上,主动作为,不断增强、加强海洋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各项工作都纳入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上来考虑,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努力维护国家海洋的战略利益,全面推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为进一步促进中国太平洋学会的发展壮大,在此,我有几点建议:
一是要始终恪守办会宗旨,不断创新学会工作思路。中国太平洋学会自创办之初就明确了为国家海洋事业发展服务、为太平洋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服务的宗旨,这一宗旨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我们希望,学会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学会的独特优势,不断改革创新,为国家海洋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是要紧跟海洋事业发展需要,注重做好学术研究与交流工作。学术研究与交流的水平直接决定着一个学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太平洋学会已经打造起的学术研究与交流平台要继续保持,同时要始终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海洋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任务,更加注重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更加注重学术交流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不断为海洋事业的发展提出有价值、能应用的高层次的咨询决策建议。
三是要努力强化学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学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组织建设是做好学会工作的根本保障,只有吸引和聚集起一大批关心海洋、研究海洋的专家学者队伍加盟学会,学会的工作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太平洋学会今后仍然需要把发展会员、凝聚力量作为一件大事,抓实抓好,同时要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依法办会、民主办会、科学办会,既要使学会的专家学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又要保证学会的发展与海洋事业的发展协调同步。
国家海洋局作为太平洋学会的上级主管部门,局各有关部门应继续在学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对学会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为学会的建设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同志们,建设海洋强国是我们海洋工作者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中心任务,海洋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始终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和攻坚克难的澎湃激情,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实现海洋事业的新跨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