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陕西两省11月21日在西安签署《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明确了双方的合作内容,确立了合作机制,标志着两省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进入了新的阶段。
协议签署前,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际会见了甘肃省代表团一行。
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赵正永出席关中-天水经济区工作商谈会暨第一次陕甘联席会议,并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
协议围绕《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按照充分发挥陕甘两省的各自优势和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动共赢的精神,确定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和现代物流业及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并明确了双方合作的联席会议制度、联系人制度及信息通报制度,省直部门之间、经济区各市区之间及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投资贸易合作机制等工作机制。
刘伟平在讲话中说,关天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颁布实施以来,甘肃、陕西两省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推动规划的贯彻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此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两省之间在省级层面上建立起了实施《规划》的实质性协调推进机制。甘肃将围绕战略框架协议的落实,积极加强与陕西的合作,坚持创新发展,促进甘肃省陇东南4市组团融入,增强关天经济区的整体竞争力。加快交通对接工作,打通关天经济区市与市、县与县之间的快速通道,为进一步密切人流、物流、信息流创造便捷条件。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打破行政区划,加快产业对接,共同实施好重大项目,实现产业融合发展。认真组织实施《渭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积极推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促进和谐发展。进一步建立完善两省间多层次的协调机制,为促进经济区长期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把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新的增长极。
赵正永说,双方框架协议的签署是两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进一步提升关天经济区竞争力,为两省经济社会进一步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陕西将围绕协议的落实,继续完善省直部门之间、经济区各市之间的合作机制,细化协议达成的各项合作内容,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希望两省以这次协议的签订为契机,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对交通网络建设等工作重点突破。坚持优势互补,加强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衔接,重大项目布局的对接,形成错位发展、协调互动的区域合作新格局。携手提升开放水平,共同打造内陆型开发开放的新高地,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贡献。
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娄勤俭主持签署仪式。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石军,甘肃省政府秘书长李沛文和陕西省政府秘书长秦正出席仪式。
两省商务厅、旅游局、金融办、环保厅分别签署了专项协议。
签约仪式前,两省对口部门还就进一步加强合作进行了座谈。(记者 白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