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河南省首个中长期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河南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发布。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省森林保有量将增加75万公顷,达到417.5万公顷以上,全省林地的保护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中原经济区的生态承载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森林保有量增长
“河南省用占全国1.56%的森林,支撑了占全国7.7%的人口对生态和林产品的需求。”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有关负责人说,总的来看,河南省的森林资源总量和人均水平并不高。现有森林面积342.87万公顷,全国排名第21位,人均仅0.034公顷,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森林蓄积量1.29亿立方米,人均1.3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
根据《规划》,要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面推进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宜林闲置地整治等,到2020年,全省森林保有量将达到417.5万公顷以上。通过分区施策、差别管理、分级保护、统筹调控,全省森林蓄积量力争达到1.9亿立方米。
优化林地结构
目前,河南省森林资源大部分为纯林结构,不能充分发挥森林多种生态功能。乔木林中,中幼林面积349.62万公顷,占88.9%,可采资源有限。全省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仅为45.65立方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对此,《规划》指出,通过加强对人工林树种结构的调整,加大对中幼林和低质低效林的抚育和改造,间种珍贵树种等,努力培育复层、混交、异龄林,构建健康的生态系统。到2020年,全省乔木林地的林地生产率力争达到68立方米/公顷。
严控占用征收林地
按照《河南省土地利用规划》,2010至2020年全省建设用地要增加15.53万公顷。为维护全国粮食安全,对林地的占用需求增大,河南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等占用征收林地管理政策制度亟待完善。
《规划》要求,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林地,严格实行林地用途管制,遏制林地逆转。2011-2020年,全省占用征收林地面积总额将控制在2.233万公顷以内,优先保障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使用林地。(记者 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