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以来,面对云南局部地区发生阶段性严重干旱的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一手抓抗旱救灾,一手抓生产促发展。有力地应对措施使旱区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得到了较好保障,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影响和损失。
云南遭遇3年连续干旱,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高度重视,胡锦涛、温家宝、回良玉、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云南抗旱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中央财政累计安排2.79亿元资金支持云南抗旱救灾。自旱情初现,省委、省政府就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省领导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受灾的重点州市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全面开展增水增蓄,9月份以来全省增加了7亿多立方米蓄水。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共筹集投入抗旱救灾资金4.89亿元,共有383万人(次)投入抗旱救灾,投入1840眼机电井、3363处泵站、12.83万台(套)抗旱机动设备,出动机动运水车辆8.55万辆(次),抗旱用电2646万度、用油4025吨,开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1万多点次,已临时解决了235.6万人、132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实现抗旱浇灌面积802万亩次。全省粮食生产在小春恢复性增产、大春局部地区减产、全省丰歉相抵基本保产的情况下仍保持稳定增产。
此次云南干旱灾害主要集中在滇东北、滇中、滇东南等局部地区的部分区域,呈现出“局部性、阶段性、严重性”的基本特点。由于旱灾主要发生在昆明、曲靖、昭通等去年百年一遇特大干旱受灾较重的老旱区和全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人口稠密区和粮食主产区,对城乡供水安全、森林防火、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目前,全省仍有250万人、132万头大牲畜不同程度地存在饮水困难,抗旱救灾工作正全力推进。(记者 谭晶纯 季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