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首次执行远洋科学考察的“海洋六号”船胜利完成中国大洋第23航次全部科考任务返抵广州。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大洋协会)理事长王飞,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罗欧以及外交部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代表到码头迎接。
“海洋六号”本航次完成了4大任务:一是完成了为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5000米级海上试验的警戒与保障任务;二是完成了多金属结核合同区的海洋环境与生物调查、地质取样等科学考察任务,履行了中国大洋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合同》义务;三是完成了太平洋海山区富钴结壳资源与环境基线调查;四是完成了“蛟龙”号更大深度海试选区的调查。本航次采用深海浅钻、深海摄像、温盐深测量和浮游生物拖网以及综合地球物理等多种技术手段开展调查,共完成深海浅钻测站69个、海洋环境与生物调查测站61个、综合地球物理测线16011千米,获得了多金属结核550公斤,为采矿冶炼试验提供了实物样品。科考期间,还进行了样品现场测试、生物培养等。
据悉,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考任务由中国大洋协会组织,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负责具体执行,本航次是“海洋六号”船2009年入列以来执行的首个远洋航次。(记者 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