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楼院里有许多乱贴乱画的小广告,现在这种现象没有了。”说起这种变化,青岛海伦路街道都昌路9号院的许多居民脸上露出了笑容。64岁的苏花玉大妈说,自从城管来到我们社区设立了工作站,小区里的非法小广告不仅得到了及时清理,而且卫生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城管进社区,成立工作站,这一模式受到了百姓的欢迎。据了解,今年以来,青岛全力整合各种优质社会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在解决城市管理顽症上实现突破,而建立社区城管工作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的。
4月1日,青岛首个社区城管工作站在市北区敦化路街道办事处伊春路社区揭牌。截至目前,七区已有25%左右的社区建立了社区城管工作站。据介绍,社区城管工作站主要担负社区的卫生保洁、乱搭乱建治理、社区绿化、违法建筑治理、摊点群管理、协调解决居民反映问题等职能,重点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实现社区居委会与城管执法部门紧密协作与互动,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短短半年来,城管社区工作站给居民社区带来哪些变化?
记者了解到,海伦路街道办事处有11个社区,该城管社区工作站就以此将整个街道划分成11个 “大网格”,每个“大网格”包括40多栋居民楼,而每个“大网格”又细分为10个“小网格”,直至细化到每栋居民楼。然后,该城管社区工作站从“大网格”到每栋居民楼都有专人负责,围绕“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卫生死角”、“非法小广告”等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治理。同时,街道聘请了热心居民当 “数字城管”,每天携带数码相机在各个楼院 “暗访”,每天上传到网上的“数字城管”系统中“曝光”。各个“大网格”负责人会随时留意网上 “曝光”。按规定,每处“曝光”必须在半个工作日内清理,超过时限,每处都将考核扣分。城管社区工作站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劝导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的行为,及时将城市管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在敦化路街道办事处,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初,他们在伊春路社区建立社区城管工作站后,城管工作站在社区的每个居民楼都设立了投诉信箱,居民可以通过电话、网络、信箱的方式,随时反映或投诉自己身边发现的环境卫生问题。城管工作站每天汇总投诉,根据问题类别、难易程度,采取具体措施。能直接解决的,第一时间及时处理解决;需要协调处理的,及时联系有关专业部门进行解决,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居民。
从全市范围看,目前还有75%左右的居民社区处在城管社区工作站的 “盲区”。对此,市城管办主任、市城管执法局局长邓云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行建立城管社区工作站制度,是深化城管体制改革、推动管理重心下移,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城管执法部门惠民利民服务群众的重大民心工程。下一步,将认真总结、完善城管社区工作站建立以来的工作经验和机制,在更多社区推进城管社区工作站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