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第17号台风"纳沙"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9月29日以来,西南旱区出现了较强降雨过程。据统计,广西自治区累积面平均雨量达122毫米,其中南宁184毫米、河池115毫米、百色87毫米。贵州省累计面平均雨量达76毫米,其中铜仁110毫米、黔南104毫米、遵义81毫米、黔东南80毫米、黔西南48毫米、毕节40毫米。重庆市累计面平均雨量达67毫米,其中綦江80毫米、涪陵71毫米、江津70毫米。云南省累计面平均雨量为13毫米,其中文山34毫米、昭通19毫米、曲靖13毫米。四川省累计面平均雨量仅为9毫米,其中泸州58毫米、宜宾32毫米、自贡18毫米。
受此次降雨影响,加之旱区各地全力抗旱,目前西南旱区旱情明显缓解,其中四川省、重庆市农业旱情解除,广西自治区、贵州省和云南省农业旱情明显缓解,旱区各地人畜饮水困难形势也得以改善。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截至10月4日,西南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为1183万亩,较降雨前减少了2439万亩;有656万人、279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较降雨前分别减少了494万人、239万头。
目前,贵州省耕地受旱面积为609万亩,有309万人因旱发生饮水困难,比降雨前分别减少了979万亩、333万人。云南省耕地受旱面积为436万亩,有308万人因旱发生饮水困难,比降雨前分别减少了824万亩、4万人。广西自治区耕地受旱面积为138万亩,有13万人因旱发生饮水困难,比降雨前分别减少了242万亩、31万人。

“纳沙”使广西旱情和水库蓄水不足得到明显缓解
新华社南宁10月3日电(记者 王军伟)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虽然“纳沙”造成广西近250万人受灾,但同时也有效缓解了广西大部地区的严重干旱缺水状况,除百色等部分石山旱区人畜饮水困难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电力供应依然紧张外,旱地作物旱情基本解除。
自9月29日开始广西出现大范围强降雨,桂南、桂西北普降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地区出现特大暴雨。至3日8时,广西累积4天降雨面平均111.3毫米。降雨较大的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降雨量达709mm、防城港市防城区峒中镇502毫米、宾阳县宾州镇440毫米。
广西西北旱区也普降中到大雨。西林、隆林和田林县累积三天面雨量分别为33.6毫米、49.9毫米和54.0毫米。 >>>详细阅读
气象局:国庆前期西南旱区多雨 有利于缓和旱情
明天是国庆长假第一天,“北晴南雨” 仍是我国总体的天气格局,南方大部依旧雨水连连,将对假日出行造成不利影响。不过,广西、贵州等地的降雨天气对于缓和前期的旱情非常有利。
台风预警解除 西南旱区迎明显降雨
今天11时30分左右,强热带风暴“纳沙”在越南登陆后,强度迅速减弱为热带风暴。17时其中心位于越南东北部的广宁省境内,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5百帕。
据气象部门和民政部门消息:受“纳沙”影响,海南省截至今天12时,全省有18个市县 377.2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65千公顷,倒塌房屋1350间、损坏房屋525间,全省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8.14亿元;广东省截至今天9时,全省受灾人口84.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8.7千公顷,倒塌房屋850间,损坏房屋1180间,直接经济损失约2.4亿元。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