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黄河防总办公室发布消息,受9月16日至18日中游强降雨影响,当天15时30分,黄河干流潼关水文站出现572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为"黄河中游2011年第一号洪峰",这是自1998年以来黄河中游出现的最大洪水流量。
据黄河防总办公室副主任毕东升介绍,进入9月份以来,黄河中游地区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黄河干流和渭河、北洛河、汾河、伊洛河等重要支流相继出现了多年罕见的秋汛。其中,渭河临潼水文站19日10时18分洪峰流量5410立方米每秒,为1981年以来最大流量,洪峰水位359.02米,为建站以来最高洪水位。加上黄河北干流区间来水迭加,形成了此次洪峰过程。
黄河防总常务副总指挥、黄委主任陈小江多次主持召开防汛会商会,全面指挥此次中游秋汛洪水的防御调度,及时对防汛工作出部署,要求统筹考虑水库库区和下游河道防洪安全,实时调整、科学调度小浪底、故县、陆浑、三门峡等干支流骨干水库调度,拦蓄洪水错峰削峰,减轻下游地区防洪压力。
黄河防总高度重视此次秋汛洪水防御工作, 9月16日以来,已连续4次向晋陕豫鲁4省防指和黄委所属4省河务局发出通知,对防汛责任制落实,伊洛河夹滩、渭河南山支流、黄河下游等干支流巡堤巡坝查险、工程堤防防守,三门峡库区工程抢险以及故县、陆浑库区人员迁安转移、中游淤地坝防汛、下游浮桥管理等工作进行了超前部署和安排。目前整个黄河中下游防汛工作在紧张忙碌而有条不紊地进行,防汛形势整体平稳。
黄委水文部门密切关注相关地区降雨过程,加强与沿黄省区气象、水文部门的联系,跟踪分析最新天气形势,滚动发布降水预报,精确预报每场洪水过程,为科学调度提供及时的决策信息。
据测算,黄河防总通过小浪底等水库拦洪错峰,使黄河花园口水文站洪峰流量由自然78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洪水减小到3500立方米每秒左右,从而有效避免了黄河下游漫滩,保证了居住着180多万人口的滩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黄河防总还多措并举,寻求洪水资源化的科学途径,最大限度地为今冬明春抗旱保苗储蓄了宝贵的水源,取得了多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