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15日在京召开含氢氯氟烃(HCFCs)加速淘汰用户培训会,向含HCFCs产品终端用户和经销单位介绍我国第一阶段(2011~2015年)HCFCs加速淘汰行动。
HCFCs和全氯氟烃(CFCs)、哈龙、四氯化碳、甲基氯仿等都属于消耗臭氧层物质,在工业生产中,主要用于制冷剂和发泡剂。2000年以来,随着家用空调、工商制冷、建筑保温等行业对HCFCs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HCFCs生产国和消费国。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主任温武瑞介绍说,2010年7月29日,在加拿大举行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第六十四次多边基金执委会上,中国提交的HCFCs淘汰第一阶段整体战略和聚氨酯(PU)泡沫、挤出聚苯乙烯(XPS)泡沫、房间空调器、工商制冷与空调、制冷维修与能力建设等5个消费行业第一阶段HCFCs淘汰计划获得批准,为我国淘汰HCFCs行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推动HCFCs淘汰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国将以江南平台入口
颁布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为基础,加强对HCFCs生产、使用、进出口和回收等的管理,逐步削减并最终淘汰含氢氯氟烃作为受控用途的生产和使用;积极开展已批准的5个消费行业计划的项目实施工作,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发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中国国情、低碳节能的替代技术,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必需的技术实力;努力提高对HCFCs生产、使用和进出口的监管能力,推动建设中央、区域和地方一体的管理网络。今后,环境保护部将加强对经济激励政策、市场引导机制的研究和开发,会同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修订和增加行业产品和安全标准及生产、操作规范,以满足新产品设计生产和市场推广的需要。同时,加强对地方环保部门有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把消耗臭氧层物质纳入日常监管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普及保护臭氧层知识,鼓励消费者选用不破坏臭氧层、气候效益良好的替代品及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