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炳轩在杜尔伯特调研时强调
加快建设促进发展 科技探索种稻富民
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9月10日在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调研时强调,要加快推进重点旅游名镇建设,坚持城镇开发建设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探索盐碱地土壤改良种植水稻试验,走出一条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新路。
杜尔伯特县连环湖镇是黑龙江省重点开发建设的旅游名镇,吉炳轩听取了旅游名镇一期工程进展情况和二期工程规划设计情况介绍,实地考察了旅游名镇回迁区建设工程、连环湖广场景观工程等。当得知自去年7月连环湖旅游景区开工建设以来,一年时间营业额就达到4000万元,而且安排了500人就业,他十分高兴地说,尽管景区目前规模还不大,但效益已经初步显现出来。地方负责同志介绍,二期工程规划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是一期工程的五倍,包括五星级主题酒店,集土耳其温泉、日本温泉等世界各地特色的温泉区,西班牙风格的商业街,面向俄罗斯的国际疗养公寓及滨水别墅、游艇俱乐部等项目。目前日式温泉已经开工,酒店正在平整场地。吉炳轩说,你们的规划很好,要抓紧干,一定要快,快了才有效益。游客到这里光泡温泉还不够,还需要购物和娱乐,只有把商业街和各项娱乐设施建起来,功能齐全了,才能留住人,更多地吸引人。他对地方负责同志说,要给开发商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固定资产投资本身就是税源,投资越大,税也越多。
位于杜尔伯特连环湖镇周边的盐碱地水稻试验区,为中度盐碱水、重度盐碱地,试验面积330亩,产量目标每亩400公斤。这项试验旨在重点解决湖水和盐碱地的PH值高、盐量高、泥浆不易分离、恶性杂草防除及地势低洼等五大难题,利用废弃盐碱地探索可行的水稻种植技术。吉炳轩来到试验区,与这里的项目负责人、省农委种植业处处长李世润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李炯道、八一农垦大学教授郑桂萍、农民水稻技师杨玉明等指导专家广泛交流,深入了解试验进展情况。李世润介绍了试验项目的整体情况及试验成果。李炯道介绍,他们以“截”为主,采用物理、化学、农艺、生物及工程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郑桂萍说,他们以“调”为主,通过不同调酸处理剂、土壤沉降剂进行盐碱地改良,促进养分均衡供应,实现盐碱地治理;杨玉明则表示,以“排”为主,通过建立横向、纵向立体排盐排碱结构,达到盐碱地治理目的。实践表明,与放任自流的盐碱地种稻颗粒无收相比,专家们采用的不同方法均使废弃的盐碱地长出了质量不同、产量不一的水稻。吉炳轩对试验予以充分肯定,认为重盐碱地试种水稻当年取得这样好的效果出乎意料。他强调,将大庆地区大量的盐碱地改造成能适宜农作物种植的良田,意义十分重大。过去很多人不去想,不敢尝试,现在看,只要用心去做,就有成功的希望和可能。一定要敢想敢试,不急于求成,可以考虑土地综合利用、尝试当地农家肥或使用秸秆等肥料、打小井灌溉等多种方法,不断改良土壤、优选品种、科学施肥,成功一项发展一项,也可利用地下水、嫩江水进行试验,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积累科学详实的数据,探索出一套成功的模式,不断降低成本,实现多产粮食,富裕农民。
吉炳轩还考察了杜尔伯特天湖公园改造项目、城北新区棚户区改造项目。2010年6月开工建设的天湖公园改造项目占地8.5万平方米,即将竣工并投入使用。该项目规划设计市民休闲广场、沿湖景观带等5个景观区,融合了现代元素和蒙古族风情。吉炳轩希望他们将天湖公园建设成人们休闲、健身、娱乐的理想场所,打造成城市景观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城北新区改造项目是今年杜尔伯特县棚户区改造项目重点区域之一,规划建设面积25万平方米,其中,回迁区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今年计划完成建设面积15万平方米,拆迁947户。吉炳轩考察了天湖左岸居住小区,听取了全县棚改情况介绍。当地负责同志说,去年以来,杜尔伯特县加大了城镇化建设步伐,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全力打造“生态、自然、现代、宜居”的滨湖新城。今年动迁改造棚户区2213户,开发建设面积70万平方米。吉炳轩对杜尔伯特县城镇化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希望有关部门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把城镇的开发建设和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挂起钩来,引进战略投资者。可以把好的地段交给企业开发建设,获得回报,同时通过让企业投资建设保障性住房,造福百姓。
省委常委、大庆市委书记韩学键,省直有关部门及大庆市有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记者 焦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