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吉林省整合资金投入创新机制 加快发展节水农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1年09月13日 09时33分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

    吉林省坚持把旱作节水工作,作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调动和整合各方面力量,加大推进力度,强化措施落实。今年,全省推广各项节水蓄水保墒技术面积达到3500万亩次。

    吉林省水资源较为匮乏,近年来,干旱和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吉林省粮食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进节水农业发展。全省形成了东部地区以防止水土流失为主,中部地区以建立土壤水库、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为主,西部地区以补水补灌为主的3大板块节水农业技术模式。主推了机械一条龙坐水种、微灌(喷灌滴灌)、地膜覆盖、机械深松深翻、玉米宽窄行高留茬休闲种植、玉米垄测栽培、玉米秸秆覆盖、苗带重镇压、旋耕旱耙和水稻浅-湿-干湿润灌溉等10项重点节水蓄水保墒技术。

    为推进吉林省到2015年粮食生产能力实现700亿斤的目标,省政府从今年起启动旱田高效节水灌溉建设项目,计划在中西部易旱区15个县(市、区)建设膜下滴灌1000万亩。今年建设200万亩,春季已建设60万亩,秋季建设140万亩。

    近几年来,全省突出抓好旱作节水示范区建设,在东部低山丘陵区建立了以防止水土流失为主的玉米垄侧栽培示范区;在中部雨养农业区建立了以深松蓄水为主的玉米宽窄行高留茬休闲种植和玉米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在西部半干旱农业区建立了以节水补灌为主的抗旱坐水种、地膜覆盖示范区。目前全省各类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总数已达32个,核心示范区面积29万亩,辐射面积210万亩。

    按照国家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建设规程的要求,吉林省在13个县(市)建立了52个省级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点,定期监测和发布土壤墒情与旱情信息,为科学防旱、抗旱提供可靠数据支持。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网络的建成,全面提升了吉林省抗旱预警能力和农田节水科技水平。

    为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用水管理,调动广大农民节水积极性,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吉林省积极推进以承包、租赁、拍卖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并取得明显成效。全省24万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已有21.9万处实现农民所有,1.7万处集体所有,1600多处以承包租赁方式管理。同时,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应运而生。目前,全省用水协会达到480个,参与农户近10万户,参与管理的灌溉面积达到155万亩。(记者 张力军) 

 
 
 相关链接
· 宁夏"十二五"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约300万亩
· 57个国家节水型城市市长联名倡议书倡导人水和谐
· 发展改革委将采取措施推动节水型城市创建活动
· 黑龙江省今年新增旱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00万亩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