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安徽加大政府投入 集中财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1年09月07日 13时38分   来源:安徽日报

    9月2日正午,“秋老虎”正发威,滁州市南谯区光荣院施工现场,土地平整绿化等扫尾工程仍然在紧张有序进行。记者跟随滁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吕永红走进这座六层的灰色新建筑,看到内部医用电梯、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电视机等内饰配备一应俱全,每个房间南北通透,阳光充足,干净整洁,静待首批优抚对象的入住。

    吕永红告诉记者:“我们建设的是省内一流的光荣院,现已申报国家光荣院规范化管理示范试点。光荣院共有220张床位,这个月就能迎来首批优抚对象。 ”据了解,以前滁州也有一座光荣院,可规模太小,只有几十张床位,光荣院纳入民生工程后,资金、建设均有了保障,去年3月开工以后,进展顺利,年内民政局计划安排100位孤老优抚队象乔迁新居,让他们安享晚年。 “纳入民生工程的项目资金筹集基本没有问题,像这座光荣院我们还在省规划床位数基础上额外增加了床位数,多方筹资,提高本地集中供养率目标。 ”

    安徽省财政厅民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33项民生工程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民生工程建设,使改善民生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财政收支相匹配。 “资金保障是关键,今年的保障力度尤其加大,拨付进度远远快于序时进度。 ”以1月至7月的数据为例,拨付民生工程资金338.8亿元,拨付进度达87.3%。其中,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318.5亿元,占计划筹资额的104.5%。

    据了解,今年的民生工程筹资方案原则为“省级为主、分级负担、财力下移”,将部分原由市级承担的资金改由省级承担。对财力困难的市县,省财政还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调节力度,不断增强财政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如今年大约有超过八成的资金量全部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拨付,市县财政只承担不到20%。

    干部付出的汗水,换来的是百姓的“口碑”。社情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全省群众对民生工程知晓度、满意度均在80%以上,新农合、农村五保供养、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等项目满意度达到90%以上。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生活越变越好。 (记者 冯珉 周连山)

 
 
 相关链接
· 安徽"十二五"期间健全多层次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
· 安徽广播电视台指定交通广播为安徽省应急广播
· 安徽芜湖创新考核机制确保农田水利建管责任到人
· 安徽明光原市委书记张松坚受贿400多万元判无期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