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青海”成全国夏秋季旅游炙热之地
今年前7个月接待游客808.5万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54.19亿元
“十二五”开局之年,“大美青海”品牌在国内外越来越响亮,青海旅游吸引力越来越强,尤其是夏秋季旅游已经成为国内外游客趋之若鹜的选择。来自省旅游局的数据,1至7月份,青海省接待国内外游客808.5万人次,同比增长13.4%;实现旅游总收入54.19亿元,同比增长31.9%。
今年入夏,来青游客激增,尤其是7月以来,全省迎来旅游高峰,旅游市场呈现“井喷”。浪漫青海湖、神秘三江源、圣地塔尔寺、贵德黄河清、百里油菜花、祁连风光等旅游景区、旅游带,成为青海旅游热点;生态休闲观光、乡村旅游、民俗风情游、草原风情文化游、温泉养生度假游等新兴旅游产品,受到游客广泛关注和青睐;藏毯、藏饰、藏绣、昆仑玉雕、高原特色石艺、牦牛肉干等高原特色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热销市场。
统计显示,进入7月份,青海省旅游加速升温。其中,青海湖和塔尔寺“两大”龙头景区,优势地位进一步凸显,青海湖景区接待游客26.5万人次,增长45%,平均每天接待8800人次,最高接待15974人次。塔尔寺景区接待游客30.64万人次,平均每日按接待1万多人次。同时,省藏医药文化博物馆、金银滩、坎布拉、格尔木、互助、循化、贵德等景区,也冉冉闪耀,成为广大游客的目的地,这些景点日均接待量达到4300人次。
相关方面分析认为,近年来,青海省持之以恒“走出去、请进来”,加大宣传促销,培育市场主体,组织开展的一系列具有国际性的大型会展、赛事等,使“大美青海”在国内外的形象“立起”、品牌“扬起”。青海省坚持不懈加大旅游产品更新和景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大力度开发旅游商品等,又使全省旅游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劲力不断增强,有力促进了旅游人数、旅游消费、旅游综合收入三大指标增长。
此外,今年召开的全省第五次旅游发展大会,为青海旅游注入了新动力、新活力。今年以来旅游部门适时、适地组织开展的诸多宣传营销活动,也极大地聚合了今夏青海旅游人气。今年旅游旺季前及期间,省旅游局加大了在央视、央广以及北京主要交通枢纽宣传广告投放,多次组织海内外骨干旅行社来青踩线考察,加强了“12301”旅游服务热线、青海旅游网咨询发布等,多方面预热旺季市场。
记者从省旅游局了解到,5月份以来,青海月均接待游客211万人次,同比增长11.5%。在游客人数实现突破同时,青海旅游较往年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有:省外游客大幅增长,客源由短程客源为主向中远程客源市场拓展;游客停留时间延长,由“一日游”居多向“二日、三日游”转变,平均在1.44天左右,部分游客超过一周。游客消费能力增强,旅游人均花费达到678.8元。自驾游与大型团队游辉映,前7个月来青省外自驾车16.15万辆,同比增长21.7%。7月份7.2万辆,增长47.2%。
据悉,针对今年旺季旅游市场出现的问题,目前青海省已全面拉开督导检查,同时依据“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住宿接待设施建设,发展西宁、贵德等环西宁圈城市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建设,开辟民族特色旅馆、风情小镇、乡村旅馆、自驾车营地等新型住宿业态等,不断提高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记者 张利锋 通讯员 范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