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运会火炬塔位于深圳湾畔,高26米,外观上就像是由一本本书垒起来的书山。与以往一些火炬塔在运动会结束后拆除不同,深圳大运会火炬塔将做为永久性建筑继续保留,成为城市的永久性地标。
记者日前获悉,有关方面提供的大运火炬塔永久性纪念公园广场4个初步方案,经过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沟通优化成两个方案,目前仍在完善当中,本周内公布。火炬塔、青春大道、春茧或将形成一个整体,造就新的深圳城市地标。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负责火炬塔公园的设计,该院副院长千茜介绍,几天时间内,他们一共做出了有关火炬塔纪念公园的4个设计方案。昨日,4个方案提交到市政府与相关主管部门参与的工作会议上,经讨论后优化成两个,并将做进一步深化修改。
千茜透露,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将火炬塔、青春大道、春茧三者连成一个整体。“春茧本身很好看,但只是孤立的一个建筑,是作为体育场馆的单一功能性建筑,难以形成地标;书山火炬塔虽然文化内涵丰富,但也只能作为一个城标性的雕塑,只有用青春大道连接两者,三位一体,才能形成城市地标。”
由此,作为临时建筑的青春大道的改造便显得非常重要。深圳原本只想保留火炬塔,按临时标准建造的青春大道准备在会后拆除,后来市政府决定整体保留青春大道。
千茜指出,青春大道不能形成简单的天桥,一定要有造型和意义感。她认为,通盘考虑火炬塔、青春大道、春茧的火炬塔纪念公园不光是简单地纪念大运会在深圳召开,会有更丰富的内涵。
“作为城市地标,纪念公园不单要体现前30年深圳从小渔村变身现代化国际都市的巨变,还要体现未来深圳还在不断开拓创新,还会继续转变,还会有更多成就。”千茜说。
据了解,本周内将发布完善后的火炬塔纪念公园设计方案,届时将通过媒体征集市民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