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委召开常委会议
研究部署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工作
强卫主持会议
8月12日下午,青海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审议《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意见(试行) (送审稿)》。省委书记强卫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牧民实行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业生产补贴等政策,是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统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区域协调的具体体现,是加强草原保护、建设草原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重大意义,切实把这项关乎牧区长远发展和广大农牧民群众福祉的事情办好,力争在政策落实和草原保护效果方面走在八个省区前列。
会议要求,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性强,在政策制定和贯彻实施中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宜禁则禁、宜减则减,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产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划定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好具体实施方案,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在执行资金、任务、目标、责任“四到州”机制的基础上,做到任务落实到户、补助发放到户、服务指导到户、监督管理到户、建档立卡到户。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草原植被恢复和草畜平衡评价体系,加强畜牧业生产和牧民收入分析,合理安排好畜牧业生产。
会议强调,要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坚持把建立和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与巩固草原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成果结合起来,确保将纳入政策范围的草原全部承包到户;与推动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结合起来,引导牧民走合作化的道路,促进草原流转,规模经营,科学养殖;与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补奖机制试点,巩固近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成果,为全面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试验区奠定基础、创造条件;与强化草原执法监管结合起来,加大对草原禁牧休牧制度、草畜平衡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打击各种破坏草原、损害牧民合法利益的行为。
会议要求,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涉及面广、内容多,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各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要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进一步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及早将补奖资金落实到户。要加大政策督导检查和绩效考核力度,统筹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补助奖励机制平稳有效运行。要加大政策宣传解释力度,充分调动广大牧民群众参与草原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
会议审议了《推进民生工程货币化改革的意见(试行)(送审稿)》,还研究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