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粮“九连增”的背景下,河南省夏粮收购情况如何?8月9日至10日,记者跟随有关部门在鹤壁、新乡、南阳等地采访发现,今年夏粮收购呈现出以市场为主导的新格局,粮食购销趋于理性,既没出现“抢粮潮”,也无“卖粮难”。
市场化收购占主导
据调查,河南省小麦市场收购价大体在每斤1元以上运行,优质麦较集中的豫北地区麦价普遍在每斤1.05元~1.10元,高于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使托市预案无法启动。
“托市不启动,大型粮食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和粮食购销企业成为目前夏粮收购的主要力量。”据农发行河南省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河南省今年夏粮收购呈现出由政策性收购为主导转为以市场收购为主导的重大变化,收购主体更加多元。
截至8月5日,仅农发行就在河南省投放夏粮收购信贷资金114.44亿元,支持各类企业收购小麦100.29亿斤。
估计不会出现“卖粮难”
“今年收购的粮食质量尤其好,我们准备敞开仓库大口‘吃’粮。”面粉加工龙头企业中鹤集团表示。
由于托市预案未启动,在市场无形之手的调控下,各类收购主体理性有序入市,粮食收购秩序平稳,粮价基本稳定。但粮价上涨预期使不少农民惜售,夏粮收购进度总体趋缓。
市场化收购占主导使信贷杠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省农发行通过灵活调节贷款投放节奏,既充分满足了企业正常收购的资金需求,又避免了超前、超量放款引发无序恶性竞价收购。
有关专家认为,今年出现“卖粮难”可能性不大。一方面,市场主体需求旺盛,特别是玉米价格上涨,小麦替代效应显现,需求有进一步增长的可能。另一方面,即使小麦收购价格下跌,也会启动相应的最低收购价预案,以保护农民利益。(记者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