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北京市总工会获悉,月底前,北京市总工会将建成职工工资专业委员会,为各行业内部的工资集体协商提供参谋。目前已选定建筑、银行业、餐饮等行业作为试点领域。
“单位以亏损名义不同意增加工资怎么办”、“开展工资协商有哪些策略和技巧?”为提高工资协商的质量和水平,北京市总工会近日召开交流座谈会,81名工资集体协商专业指导员面对面交流协商技巧。
“找准切入点是做好协商工作的关键。”范秋香是首批受聘的东城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之一,她曾成功地促成辖区内的一家外资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像范秋香这样活跃在基层的市级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本市已有81人。他们经过专业培训,为推进基层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发挥重要作用。
据了解,首批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自6月受聘上岗后,陆续到企业开展培训,讲解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谈判技巧等,取得谈判第一手资料。之后,组织谈判代表广泛征求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特别是一线生产岗位职工对工资分配的意见和愿望,开展有效协商。
北京市总工会权益部相关负责人说,今后将选拔更多指导员协助基层,解决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的业务性问题,形成指导员“连队”。目前,部分区县已经开始建立二级指导员队伍。
为提高职工工资集体协商质量,月底前北京市总工会还将建成职工工资专业委员会,为各行业所属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提供参考作用。该委员会将由行业协会、商会和产业工会的负责人组成,涉及建筑、银行、商业、工业等领域,其主要职责是围绕各行业劳动定额、计价标准、岗位工资等协商拟定行业标准,指导行业所属企业依据行业协商结果开展有效协商,力求在行业工资协商中取得新突破。(记者 袁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