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色消防车沿着蜿蜒崎岖山路缓缓驶入贵州黔西县雨朵镇,山路两旁顿时响起了阵阵欢呼声。村民们激动地说“有水啦,有水啦,消防车送水来啦!”当甘甜的清流注入久已干涸的水窖,注入一个个桶、盆等盛水的器皿,村民们感叹:“没想到这么难的路,消防官兵还是把水给我们送上来了。喝这消防车送的水咱还是头一回啊!”
近段时间以来,毕节地区黔西县持续高温,降水稀少,部分乡镇受灾严重,农作物减产绝收,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告急。毕节地区消防支队积极响应毕节地委行署号召,第一时间启动《毕节地区抗旱救灾应急预案》,从全区各县市区调集50名消防官兵、10台消防车组成抗旱救灾突击队,驰援黔西县抗旱救灾,由消防官兵和消防志愿者组成的“红水桶”奔走在山山岭岭,活跃在抗旱保民生的第一线。
自7月19日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其中20县市受旱程度达中旱以上,8个县市为重旱,黔西县为特重等级。据气象预测,旱情仍将持续发展。
根据灾情,贵州省消防总队快速反应,消防总队政委吴晏平、总队长罗灿指示要求全省各级消防部队要把“抗旱救灾、保障民生”作为第一要务;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合理调用警力,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切实为党委、政府分忧;要把“留守儿童、老弱病残、鳏寡孤独、散居独居的群众”作为重点,优先保障供水,为受灾群众解难。
面对持续发展的旱情,灾区消防部队立即启动抗旱救灾等级预案,全面开展消防“红水桶”公益行动,全力以赴投入“抗旱保民生”第一线,与灾区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视驻地为故乡,把抗旱送水作为拥政爱民的实践行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做出了特殊时期消防部队的特殊贡献。
在毕节干旱重灾区,毕节消防支队组织7个抗旱救灾突击分队、8个工作组投入一线抗旱。截至30日12时,消防部队共出动140次,投入警力1200人(次),出动消防车辆150辆(次),设置便民供水点130处,为受灾群众送水1120吨(其中,为510名老弱病残、鳏寡孤独、散居独处群众送水到家20余吨),浇灌抢救农作物2300余亩,惠及群众近3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