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坚持民生为本,实施扩大就业和人才强省战略,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巩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协调推进并取得新进展。这是7月13日记者从省政府召开的2011上半年青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1至6月份,青海省城镇新增就业2.56万人,完成目标任务5万人的51.2%,同比增长48.84%;“4045”人员实现再就业196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5%;四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5万人,完成目标任务2.5万人的7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控制在4.2%的目标以内。组织引导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85万人次,完成目标任务100万人次的85%,实现劳务收入24亿元,同比增加2亿元。截至目前,共下达就业补助资金5.3 亿元,全面落实下岗失业人员税费减免、社保、职介等各项补贴。为创业的农牧民和高校毕业生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826万元,累计发放6.19亿元。
组织召开专场招聘会154场,提供就业信息近3万余条,为各类求职人员提供免费职介服务6万人,帮助安置“4045”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人员1395人,组织跨地区劳务输出10万人次,本地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3.2万人,自主创业2028人。3月份,在青海省范围内集中开展了农牧民转移就业宣讲活动,举办专场演讲11场,印发就业政策宣传材料4万册、影碟2200张。6月份,举办了“2011青海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招聘周暨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有417家省内外企业参加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3万个,有3700人达成就业意向。组织参加了“2011年送春风全国网络招聘大会”和“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春季联合招聘周”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及各类人员就业搭建了服务平台;组织开展了省属国有企业招工定向培训活动,启动了青南三州万人技能培训促就业计划,继续推进“3+1”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进校园”活动。1至6月份,青海省完成城乡劳动力培训4.49万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2.38万人,其中1.81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充分发挥社会“减震器”和“保障网”的作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2011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月人均增加238元,调整后的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2027元(含取暖费);开展了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工作,将原集体企业、“五七工”、家属工和与原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或有事实劳动关系的未参加社会保险人员全部纳入养老保险统筹范围,目前,青海省申请参保人数达36290人,符合条件已纳入养老保险范围的35204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青海省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8.77万人,较上年底新增4.77万人;大力推进新农保试点扩面及规范管理工作,去年底,新农保实现制度全覆盖。截至目前,青海省参保农牧民达149.24万人,参保率达64%,较去年底新增84.19万人,其中有 31.62万名60周岁以上农牧民享受基础养老金;继续推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落实青海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的各项任务。青海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79.77万人,较去年底新增1.13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2.76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78.57%;失业保险稳步推进。截至目前,青海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36.92万人,较上年底新增3010人。为5592名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1293万元;大力推进工伤保险。截至目前,青海省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4.6万人,较上年底新增1.6万人。
完成了2011年青海省主任科员以下职位公务员考录笔试、面试工作和2011年省直机关公务员公开遴选工作;继续推进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和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完成了46个事业单位2600余人岗位变更核准工作,目前,青海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人员聘用率达到95%;全面推进小企业劳动合同专项行动,在继续巩固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和督促民营企业、小企业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进一步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劳动合同规范化水平;继续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报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同意,发布了2010年企业工资指导线、部分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和八个州、地、市的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继续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建立有效解决农民工工资清欠问题的长效机制。上半年,追缴补发农民工工资2630.06万元。受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30件,结案率为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