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抢先机,项目实施落地快,科学重建显特色,产业恢复重升级——2011年,玉树重建步入了关键之年。时至6月底,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家园重建,再到灾后生产恢复,一切都在科学规划的引领下高水平地进行。
开篇力作破“四题”,玉树灾后重建没有短板。
第一题:去冬今春大会战 规划设计抢先机
去冬,在气候严寒的灾区,当挖掘机、压路机和混凝土搅拌器的轰鸣声在各项目施工点上渐次平息,一场规划设计的大会战却在距离灾区800公里外的西宁揭幕。
关键词:开门开放
在青海省城集中办公区内,经整合后由有关专家和州县业务部门组成的规划设计力量,昼夜不停地开展工作。此番规划设计的“大会战”坚持开门搞规划,向全国“借脑”。玉树州委主要领导则多次与承担具体设计任务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座谈,商讨有关规划设计中遇到的难题,以汇聚集体智慧确保规划设计的总体质量。
关键词:重建定位
为了让玉树灾后重建立足“青藏高原生态型商贸文化旅游城市”的定位、突出民族特色,春节前夕,玉树州委主要领导带领玉树民俗“土专家”进京,先后两次进行工作对接,就进一步做好项目规划设计的有关事宜在八个方面形成协商意见。
关键词:规划超前
重建不仅原地起立,更是发展起跳。在此番会战定夺后的规划设计方案中,玉树州博物馆、格萨尔广场、玉树州行政中心、结古寺、文成公主博物馆等建设项目在建筑要素、房屋设计、色彩安排、群体坐落等方面,都体现了“超前”与“长远”。
数字点击:
截至目前,灾后重建共安排规划设计项目468个项目(含774个子项)中,目前正在进行方案设计的有33项,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的有412项,占总任务的88%;已完成设计方案审查的有352项,占总任务的75%;完成施工图设计的有193项,占总任务的41%;另有11个项目属于加固维修项目,12个项目需要进一步明确选址及规模等前提条件。
第二题:项目前期工作实 项目实施落地快
注目城乡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重建项目,每天的数据都在刷新,每天的玉树都在变化。
城乡住房重建优先、公共服务设施重建优先、基础设施重建优先和重大产业重建优先——突出“四个优先”原则,玉树州、县党委政府主动加强与省有关部门的工作对接,狠抓项目前期申报立项等工作。共完成重建项目可研审批619项,凡是上报可研文本的项目都已审批完成。
下放项目审批权限,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简化项目审批手续,开辟项目绿色通道;加强重建项目监管——这一系列举措保障了玉树灾后重建项目的如期开工建设。
数字点击:
截至6月上旬,灾区复工项目85个,新开工项目67个。其中: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复工57项,新开工54项。重点项目学校类复工29项,新开工5项,州红旗小学和州中学主教学楼完成主体封顶;医院类项目复工9项,新开工8项,州藏医院和疾控中心主楼完成主体封顶;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复工21项,新开工9项;结古市政道路累计开工建设16条,累计铺底层油7公里;其他类项目复工7项,新开工4项。
第三题:城乡住房目标明 科学重建重特色
融汇了城乡统筹的理念精髓、凝聚了建设者的智慧与创新,以“曲麻莱速度”为标杆的玉树城乡住房建设快速推进,现代城市与现代乡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在灾区已初现轮廓。
关键词:保障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5月22日省现场指挥部召开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结古建委会和援建单位参加的加快推进结古城镇住房建设工作会议,围绕确保6月10日前实现结古城镇住房建设各片区开工面积70%以上的目标,进行了再动员、再安排、再部署。结古镇目前在规划区内已完成98%的拆危清墟任务。项目区已完成征地任务的84%。
分管领导集中精力抓、分解落实部门责任协同抓、乡镇落实专人盯项目抓"--当前,玉树州已建立完善这样的工作机制,全力以赴抓好城乡住房重建工作,并根据各县的具体情况,分解下达了开工建设任务、完成任务及入住任务,修改完善了《玉树地震灾后城乡住房建设指导意见》,确定了统规统建、统归自建、统规联建、统规共建的建设方式。
关键词:合力
5月24日至26日,省现场指挥部会同玉树州县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建委会负责人连续3天分别到北京市、中水电、中建、中铁工、中铁建5家援建省市、单位,沟通梳理项目规划设计前期、施工准备、开工及工程建设过程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逐一进行现场工作对接,规定了工作时限和要求。
关键词:特色
依据玉树的地域、文化、建筑特征,结合各建设点的地貌和民风民俗,注重塑造多样化的居民住房建设风貌,规划设计部门拿出了多种类型的设计效果图供居民选择,突出住房建设的美感和藏族文化元素。城镇实现一区一景、农村实现一村一景,重点打造结古镇及镇区周边、通天河两岸、国道214沿线的住房建设特色风貌。
关键词:环保
保护三江源头秀美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重建玉树的绿色主题。州县各级政府部门不仅向城乡居民宣传使用抗震、节能、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的新型材料,并且提倡群众在住房建设中大力使用新技术、新工艺,使民居建设体现现代、环保、绿色、实用的要求。
数字点击:
截至目前,灾区城乡住房建设复工23271户,新开工8754户。其中:城镇住房复工10809户,新开工5993户。商住房工作对5个统规统建商住组团(小区)涉及1366户原住户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登记,锁定了意愿,并开始对接和回迁工作。商业用房(商铺房)建设对结古镇区55个行政事业单位、29家企业、20座寺院、6个村社的商业用房以及4处组合型商(市)场、512个私人独立性临街商铺的内部产权构成情况进行了分类汇总,明确了产权关系,近期已陆续开工建设。
第四题:产业恢复重升级 立足当前谋长远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我省提出,统筹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和三江源生态问题,把农牧业生产恢复发展与特色农牧业经济相结合,与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相结合,与加强三江源生态保护相结合,使灾后的玉树农牧业经济得到提升,农牧民收入得到新提高。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灾后重建将完成一次产业的升级。
妥善安置震前企业,科学规划产业长远发展,为玉树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打牢基础。这关系到玉树灾后打造"高原生态型商贸文化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中心城市、青海藏区城乡一体发展先行地区"等重建目标能否全面顺利实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专门成立的结古产业恢复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在摸清震前企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着眼长远谋划产业规划,全力加强规划技术层面的协调对接,全方位做好空间落位和规划设计工作。《玉树州结古镇灾后恢复重建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玉树州结古镇震前企业灾后安置实施方案》和《企业灾后安置重建工作计划》相继出台。
与此同时,《玉树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将扶贫开发纳入重要内容,从贫困村产业扶持、异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转移培训、整村推进、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等方面安排了相应的产业项目。
数字点击:
截至目前,已完成结古震前120家企业基本情况的摸底调查和核查工作;在第一批开工建设的17家震前企业的同时,正在着手开展第二批计划开工建设55家企业的梳理、对接和空间落位等前期工作,对其余103家震前企业的安置问题提出了初步安置意见;对22家国有企业457名职工的优惠安置政策正在积极落实中。生态畜牧业15个重建项目已完成可研报告,近期批复实施。特色种植业完成1753栋蔬菜温棚的维修加固工作。特种行业方面15个项目已初步确定落地,月底开工建设;州粮食储备库已开工建设。结古镇6000立方米的储油罐建设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今夏投入试运行。(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