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探索收到了好的成效”
——2011年安全生产万里行采访活动综述
6月16日至23日,2011年全国安全生产万里行采访团在河南进行了为期8天的采访。在这8天的时间里,采访团分别走访了郑州、平顶山、洛阳三地,深入到工厂、矿山、城中村,看现状、找不足、提建议,促进河南省安全生产工作长效、和谐、健康发展。万里行采访团总指挥、国家安监总局宣教中心主任裴文田认为,河南省在安全监管和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探索出了好的经验和做法,并收到了好的成效。
积极倡导
“事故可防可控”的生产理念
此次采访过程中,河南省时时处处倡导的“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于一切”、“事故可防可控、干煤矿可以不死人”的理念给采访团每位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煤炭业兼并重组加速,河南省提出将保证安全作为煤炭兼并重组和矿山资源整治的首要原则,再好的资源也不能拿老百姓的命去换。河南省还提出将安全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原则,作为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前提,凡不符合城乡安全生产规划、产业安全发展规划的,一律不批准引进。
科学理念的确立,有效破除了“事故难免论”等长期困扰和制约安全生产的思想束缚。河南煤化2010年与重组前的2008年相比,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从1.1降至0.029,尤其是永煤公司及所属的永贵公司,连续7年没有发生死亡事故。另外,赵固一矿也实现了自投产以来零死亡、零伤害的成绩。尾矿库数量居全国各县之首的栾川,即使在去年遭受“7·24”特大暴雨和山洪猛烈袭击的情况下,也没有因尾矿库险情造成人员伤亡。
铁制度硬执行
靠管理实现长效安全
明确地方政府领导责任、明确安监部门管理责任、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几乎在每个地方我们都能听到这三个明确。
在停产煤矿管控措施的落实中,河南省严格做到每个煤矿派驻5~10名干部24小时监控,从严管控了466处停产整顿矿井的主提升系统,不间断对停产整顿矿井进行了突击夜查。从严查处了郑煤集团三元煤矿违法复工生产、济源市和渑池县已关闭煤矿死灰复燃等违法行为,并从严追究了煤矿负责人和当地领导的渎职责任。
在煤炭兼并重组过程中,省政府从严强化主体企业控股和人员派驻管理,要求兼并主体做到“真兼并、真投入、真管理”。禹州隆兴煤矿和平顶山梨园矿都属于被兼并的小煤矿,复工后产量提升、安全升级,得到了采访团成员的一致称赞。有采访团成员说,河南的做法值得借鉴。
此外,不同的企业还推行了不同的安全管理办法,河南煤化在赵固矿推行了“五自”管理法、平煤神马集团则在集团里广泛推行“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等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
重培训提素质
让员工有尊严地工作生活
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加大职工个人防护、紧急避险和设备使用培训力度,不断增加实战演练,全方位提高职工安全综合素质。河南省各工矿企业都在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平煤每年培训职工10万人次以上、河南煤化则在两年内重点培养了600名高管、1万名科技人才、8万多名高技能人才。
素质提高了,自我防护意识就会变强,也为自动化设备提供了操作的人才,发生事故的几率自然就下降了。这一点,对各企业争着上自动化设备尤为重要,也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必要条件。
员工素质提升,企业效益增加,企业用于改善和提高员工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投入也增加了。现在,即使是一些被兼并后的小煤矿复产后环境也有了极大提升,在平煤神马兼并的梨园煤矿里,不仅有宽敞结实的巷道、现代化的综采设备,矿里供员工休闲健身用的棋牌室、健身器材也应有尽有。(记者 赵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