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首届中国自然保护论坛22日在北京林业大学开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1年05月24日   来源:林业局网站

    5月22日,以“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为主题的首届中国自然保护论坛在北京林业大学开幕。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董事会主席赵学敏为中国自然保护论坛揭牌。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在论坛上指出,森林及其庇护的生物多样性共同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之一。社会各界应当真诚合作,务实行动,共同推进森林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

    印红说,森林是陆地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庇护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目标。中国是全球森林面积分布最广的5个国家之一,自1978年起,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草)、长江珠江沿海防护林体系、风沙源和石漠化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随着中国森林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日益加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上也不断提升,仅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积累营养物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6项生态服务功能年价值达10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取得的成就,不仅中国人民受益,也为全球森林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重大贡献。

    印红指出,未来10年-15年,我国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的需求和压力将比目前要大得多,以占全球4%的森林、14%的草地、3%湿地的生态系统,去维持保护全球10%以上的生物多样性并满足世界22%人口的相关产品和环境服务需求,形势依然严峻。为此,社会各界应当真诚合作,务实行动,共同推进森林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一要提高政府生态管理部门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决策中的话语权。加强政府生态管理职能和在利益博弈中的话语权,是中国国情下赢得可持续发展与未来生态安全的重要着力点。二要树立生态系统管理理念。在生态系统管理中,平衡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策不损害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三要显著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性。推动自然保护区发展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四要加强自然保护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提高自然保护事业的宣传、动员与执行能力。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公约》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森林生物多样性”。

    首届中国自然保护论坛由北京林业大学、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北京富群环境研究院共同主办。在5月22日-23日的论坛期间,近200名中外专家秉承“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理念,深入交流了中外自然保护与管理,特别是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与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的进展与经验,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探讨了我国自然保护工作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并提出了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事业未来的发展战略。(记者 张一诺)

 
 
 相关链接
· 林业局局长:天保工程二期启动 更关注经济民生
· 林业局局长提出加快生态延安绿色延安建设步伐
· 林业局:加强林业建设是遏制生态灾害的根本途径
· 国家林业局权威解读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政策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