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是第21个全国助残日,主题为“改善残疾人民生,保障残疾人权益”,天津市“百千万惠残工程”今天(15日)正式启动。天津市正在实施一系列改善残疾人民生、保障残疾人权益的举措,为57万残疾人的生活带来更多阳光和温暖。
“百千万惠残工程”持续到2011年底,将为百名残疾人免费安装高性能假肢,为百名低视力者免费验配助视器,为百名重度肢残人免费进行医疗康复,对百名残疾人实施高科技培训,在原有基础上再为百名重度残疾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服务,改善百户城乡残疾人住房条件,建设10个扶贫基地帮助两百户农村残疾人脱贫;为100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为1000名听力残疾人免费配发助听器,为2000名残疾人赠配轮椅,培训1000名残疾人康复指导员,安排1000名残疾人就业,为1000名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在1000个社区配置残疾人文化体育设施,书画家为残疾人捐赠1000件艺术作品,使2000名残疾人得到托养服务,为3000名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为1万名残疾人免费体检,为1万名残疾人配发辅助器具,加强对8万名妇女儿童的残疾预防与早期干预和康复服务,为10万名残疾人给予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基本参保补贴,为10万名残疾人进行多种形式的帮扶救助,组织10万名残疾人参加读书和文化体育活动。
连续六个月举行专场招聘
天津市实施多项优惠和奖励政策,对用人单位新招收持证残疾人大学生、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个体残疾人工商户吸纳残疾人等给予补贴,以提高残疾人就业比例。
5月13日,市残联联合市人力社保局等部门共同举办大型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为求职残疾人和用人单位搭建招聘就业的服务平台,招聘单位和残疾人全部免费入场。从现在开始到10月份,本市每月都将举办此类专场招聘会。
九项康复入医保惠及十万人
去年起,天津市由政府出资,将重度非低保残疾人、低保残疾人以及残疾儿童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畴。凭借社保卡,医疗报销、医疗救助补助、个人自付费用实行同步结算。从今年开始,本市还把运动疗法、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截瘫肢体综合训练、作业疗法、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言语训练、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评定9种残疾人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惠及人数达到10.3万人。
今年再建18个文化活动站
14日,由天津市残联、团市委主办的“玫瑰之约、真情助残”残疾青年交友联谊会在天津青年宫举行,400余名残疾青年及家长参加了本次活动。为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本市还建立了29个残疾人文化进社区进乡村活动站,各活动站设立残疾人图书室,配备了包括盲人书籍在内的各类书籍和音像制品,并为残疾人提供上门借阅服务,同时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满足残疾人文化生活需求。今年,本市还将新建18个残疾人文化进社区进乡村活动站。
建法律援助站设维权示范岗
天津市残联与市司法局联手在市、区县两级建立了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全市各街乡镇普遍设立了“残疾人维权示范岗”,全市形成了残疾人法律援助三级网络服务机制,发放了“残疾人法律服务卡”,残疾人按照卡上的地址和联系电话,就可以进行法律咨询或寻求法律援助。目前,残疾人法律援助网络已办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近两千件,提供法律咨询两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