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有学者称,由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003年以来外汇储备损失2711亿美元。请问,对此有何评论?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首先,人民币升值不会直接导致外汇储备损失。外汇储备是外汇资产,以美元作为记账货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导致了外汇储备折算成人民币的账面价值变动,并不是实际损益,也不直接影响外汇储备的对外实际购买力,而只是用人民币还是美元作为报告货币所导致的账面差别。只有在将外汇储备调回并兑换回人民币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汇兑方面的实际变化。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没有大规模调回并结汇的需要。况且,考虑到银行、企业和个人在当初将外币卖出时已经获得了等值的人民币收入,人民币升值之后在降低进口成本、增加投资收益等环节也获取了巨大收益,肉已经“在锅里”。
其次,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外汇储备账面损失远小于我金融资产的账面盈余。由报告货币所产生的账面损失和盈余正如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经济学上称之为对偶)。与以美元计价的储备折合人民币后的账面损失相对应的是,我国国民持有的人民币金融资产以美元计价的账面盈余。截至2011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04万亿美元,按3月末汇率折算,同期企业和居民人民币各项存款、股票、国债和保险资产等人民币金融资产总规模是我外汇储备资产的5倍以上。这意味着当人民币升值时,人民币资产的账面收益是外汇储备资产账面损失的5倍以上。如果再考虑居民以股票、债券等形式持有的其他金融资产和房地产资产的规模,人民币资产的账面收益将更大。同样,上述损失或收益均是账面计值变动,只要不发生实际兑换,就不会成为现实。
第三,外汇储备的实际购买力取决于外汇储备的收益率和投资所在国的通货膨胀率。我国外汇储备经营多年保持稳定收益,经营收益率远高于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投资所在国(地区)的通货膨胀水平,保障了外汇储备的实际购买力。2000-2010年,美国、欧洲和日本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年均分别增长2.4%、2.1%和-0.2%,我外汇储备的年均经营收益率远高于这些水平。

我国外汇储备首破3万亿美元 未来增速或现回落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记者安蓓、王宇)中国人民银行14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0447亿美元,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关口。
分析人士指出,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与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趋势密切相关。预计随着我国贸易结构的进一步均衡化,未来外汇储备的增速有可能将出现回落。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缓慢。1996年11月,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5年后,这一数字才翻一番达到2000亿美元。进入21世纪,我国外汇储备增速开始加快。2006年2月,我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2006年10月,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万亿美元。不到3年,2009年6月,外汇储备一举突破2万亿美元。而外汇储备从2万亿美元增至3万亿美元,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 >>>详细阅读
厉以宁委员:从六方面关注我国外汇储备安全问题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王宇、罗沙)厉以宁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强调,要关注我国外汇储备安全问题。
厉以宁委员说,当前,在国际经济仍然动荡的形势下,防止我国外汇储备持续贬值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外币的贬值影响外汇储备安全,而某种外币的贬值可能是该国国内经济波动的结果。
厉以宁委员提出六方面建议:第一,优化外汇储备结构。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全盘考虑。第二,外汇储备可以扩大为外汇黄金储备。我国可以适当增加黄金储备,特别是在黄金价格稍有下跌的时候,应该抓紧时间以外汇购入黄金。第三,要树立外汇资产储备的理念。应该既有外币所构成的外汇储备,还可以用能够较快变现的外汇资产作为储备。要选择优质的外汇资产,如土地、矿山、森林以及业绩好的上市公司股票。第四,利用外汇储备作为对外信贷资金。这样不仅可以带动国内经济发展,增加就业,还可以获得外汇收入。第五,用活外汇储备的关键在于如何“用”。一是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二是增加进口先进的机器设备、短缺的原材料和燃料,三是建立海外投资基金。第六,力求做到“藏汇于国”和“藏汇于民”并重。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