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国家测绘局和水利部在京举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底图交接仪式。江南平台入口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水利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矫勇,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出席仪式并讲话。江南平台入口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维森主持交接仪式。
矫勇指出,举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底图交接仪式,标志着全国水利普查纸质工作底图生产制作这项艰巨的任务圆满完成。由国家测绘局负责组织制作的水利普查工作底图,是深入加强测绘和水利合作的重要成果,充分体现了国家测绘局对水利普查工作的重视和支持。长期以来,国家测绘局对防汛抗旱、水利建设与管理等水利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在基础地理信息共享、测绘保障、技术支撑等方面均给予了大力支持,有力地保障了相关水利工作的顺利开展。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为进一步加深国家测绘局与水利部的合作提供了契机。编制水利普查工作底图并运用于普查工作,是水利普查工作的关键技术手段。利用普查工作底图对大部分水利普查对象进行图上识别和复核,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普查外业工作量、节省人力物力投入,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水利普查工作效率,为普查对象不重不漏、有效提高普查数据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矫勇强调,水利部愿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立足现在,面向未来,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水利部和国家测绘局之间的合作,不断拓展推进双方合作的工作深度和广度,积极开展水利普查空间数据处理的技术合作,联合做好水利普查相关成果开发利用,进一步拓展基础测绘在水利日常业务中的应用范围和深度。他表示,水利部愿与国家测绘局在水利信息化行业标准制定、协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建立互动更新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探索信息资源的互惠共享、持续更新的合作运行模式和运行维护机制,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徐德明指出,举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底图交接仪式,标志着国家测绘局与水利部在水利普查上的合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果。测绘工作与水利事业关系非常密切,测绘成果和地理信息的应用,对于提高水利普查工作效率、降低普查工作强度、保障普查成果高效管理等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水利信息也是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相关成果不仅可在“十二五”全国1:5万地理信息数据的更新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将成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重要基础。地理信息与水利普查工作的结合,是双方共同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的重大举措,也是通过信息资源共享、推进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举措,必将为推进国家相关部门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建立新的模式。他表示,推动测绘部门与水利部门的合作交流,是两部门的共同愿望。此次全国水利普查底图交接仪式,必将成为两个部门更加密切合作、促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新起点,成为推动测绘成果社会化应用、服务水利普查和水利建设的新起点。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将全面使用最新的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这一最新测绘成果由1:5万数据更新工程、西部测图工程、灾后重建测绘工程等国家重点测绘项目形成,是其首次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大规模全面应用,它包含许多水利基础信息,如河流结构线、水流方向、堤防、水闸线、涵洞等,水利普查以此为基础,将大幅度减少水利普查的工作量,彻底改变传统作业方式,使内业和外业实现统一基准。
交接仪式上,水利部副总工程师、江南平台入口
水利普查办公室副主任庞进武,国家测绘局总工程师胥燕婴分别介绍了水利普查工作开展情况和测绘服务水利普查工作的有关情况,双方进行了水利普查工作底图交接,并互赠地球仪、牌匾和锦旗。
江南平台入口
水利普查办公室、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国家测绘局、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有关负责人出席了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