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市、119个县(市、区)“三局合一”,成立新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74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成为新型文化市场主体。万余“事业人”变为“企业人”。山西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两步并作一步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跨入全国先进行列。近日,中宣部等四部委授予山西省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文化晋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以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整体转企为标志,2009年山西省率先完成出版发行改革任务,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所属110家新华书店、10个出版社全部转企改制;电影发行和放映单位转企是改革的重点,山西电影制片厂、山西省电影公司、山西广播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全面完成转企改制任务。全省11市的37家电影公司和电影院全部转企;文艺演出院团转企是改革的难点。山西省歌舞剧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53家文艺院团完成改革任务,占全省国有文艺院团总数的32%。省晋剧院、省话剧院、省京剧院、省曲艺团等五大艺术院团全部转企,组建省属山西演艺集团,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舞台艺术生产。太原市清徐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一批县级文艺演出院团,改革创新,焕发生机,极大地解放了文化生产力,取得名演员带团、团企合作等宝贵经验;非时政类报刊和新闻网站转企迈出实质性步伐。英语周报、语文报为代表的16家报刊社转企改制。山西新闻网等7家重点新闻网站全部完成转企改制任务;加速推进全省“一张网络”。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四个统一”的全省广电信息网络格局已经形成,山西广电信息网络集团注册并正式运营。
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全省11市、119个县(市、区)“三局合一”,成立新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山西省创造的领导决策驱动、舆论造势驱动、政策保障驱动和督导检查驱动“四轮驱动”的改革经验受到中央肯定。10余省区来晋,研究借鉴山西省改革政策及路径。
在改革攻坚阶段,山西省成立由宣传、文化、广电、财政、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组成的督导检查组,6个督导检查组分赴11市,对各地文化体制改革进展情况及改革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督导检查,与市县宣传、文化部门共同研究改革政策,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督导检查组包片蹲点,对症下药,面对面指导,一对一解难。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跑遍了全省各地,每到一处都要召开由相关部门和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座谈会,阐明政策、讲清任务、解疑释惑,解决难题,并将改革的“任务书”直接致函各市党委、政府,确保改革任务按照中央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
文化体制改革中最难处理的是职工和企业的利益问题,山西省的做法是:把改革单位的职工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设身处地考虑他们的切身利益,用足用活现有政策,确保改革成本支付到位,遗留问题解决到位,推进发展扶持到位。改革打开新局面,政府部门回归本位,市场主体活力迸发,目前,山西省274家转企改制的单位“无一例上访,无一人下岗”。文化改革与发展为推动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记者李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