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林业局与黑龙江签署框架协议 共同加强生态等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1年04月23日   来源:黑龙江日报

    记者从22日举行的国家林业局与黑龙江省政府实现“双增”目标共同行动启动仪式上获悉:未来10年内,国家林业局和黑龙江省政府将以双方签署的共建框架协议,全面加强黑龙江省的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林区建设、科技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实现全省森林面积与森林蓄积量双增长目标。此举标志着黑龙江省造林绿化、建设生态大省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根据框架协议,国家林业局主要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和技术服务,黑龙江省政府主要负责组织实施,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年度计划、落实省级以下资金。在生态建设方面,双方全面推进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开展生物质能源林、碳汇造林试点工作,加大村屯绿化、道路绿化力度。“十二五”期间,新增人工林面积800万亩,封山育林面积850万亩。积极开展湿地保护示范省建设,继续抢救性建立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33处,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处,新建国家级湿地公园13处,使50%的自然湿地纳入补偿范围。

    林业产业建设。大力发展以林浆纸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及以林果生产为主的经济林基地建设。发展以黑木耳、红松籽、蓝莓等为代表的森林食品及以五味子、刺五加、黄芪等为代表的北药产业。重点发展以家具、地板为代表的木材深加工业。整合特色旅游资源,创建森林旅游示范区,发展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为代表的生态旅游。

    生态文化建设。加大科普宣传教育力度,全面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城市建设等为依托,组织开展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积极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林区建设。加快推进《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和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的实施,加强林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快发展林区接续替代产业,推进林区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改善林区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完善林区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林区改革开放,创新国有林区体制机制。

    科技建设。建立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知识、技术、信息、人才优化集成,适应现代林业发展需要的省级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力争在珍贵树种、优质乡土树种培育,森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营造优质混交林、培育大径材,以及林业灾害防控与生态监测、林木种苗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利用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科技进步贡献率由35%提高到4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由50%提高到55%以上。

    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林木良种化进程,将林木种子基地供种率由64%提高到85%,林木良种使用率由53%提高到70%。加强森林抚育经营, 完成森林抚育7071.5万亩。加强林地保护措施建设,实施林地分级保护管理,实行森林面积占补平衡。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和防火队伍建设,将全省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内。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机构能力建设,重点抓好林业鼠(兔)害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将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8%。以内。(记者 贾辉)

 
 
 相关链接
· 黑龙江省林业“双增”目标共同行动22日启动
· 黑龙江省今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出台
· 黑龙江省人社厅公开遴选12名公务员 5月5日报名
· 黑龙江新打抗旱水源井1.3万眼保障春播生产需要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