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科教实践催生援疆新变化—对口援疆会议一年回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1年04月08日   来源:新疆日报

    4月6日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在湖北省援建的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新校区内,高一年级主任、援疆教师张祝华像往常一样,利用课间休息找学生谈话。从来到分校任教的一年多时间里,张祝华记不清找了多少学生谈过话。“以学生为本,着眼于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去培养学生,谈话是很好的方式。我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确定谈话内容,一个学期保证和每个学生谈话不少于5次。”张祝华说。

    在包括张祝华在内的43位援疆教师带来的教育理念的实践下,博乐分校发生了这样的变化:2010年高考,分校重点本科上线率前所未有地达到35%,本科升学率更是高达98%。有3名学生考入北大,1名被清华录取。

    在新一轮援疆工作中,让科教援疆的成果转化为新疆的自我发展能力正在成为许多省份的共识。科教援疆的形式也发生着变化:由选派骨干教师,到教学、管理人才和制度的整体输出;由单一的科技援助项目,到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援疆省份正在努力为受援地留下一支永不离开的工作队。

    你之所需即我之所援

    尽管已经过去8个月了,张祝华对他来分校上的第一堂课仍然记忆犹新:“我尽量放慢语速,但还是有个别学生听不懂。他们茫然的眼神提醒了我,语言是造成新疆与内地学校差距的重要因素。”与张祝华有同感的还有在新疆大学援教的清华大学教师佟会玲:“因为语言的障碍,有些学生上课颇感吃力。”

    双语教育成为受援地教育的最大诉求,援助省份在此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截至目前,我区已开工建设的教育援疆基本建设项目30个,初期投资额度达6.78亿元,全部用于建设双语学校。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双语教育,前不久,浙江省援助阿克苏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计划”实施。根据计划,至2015年,浙江省将对阿克苏地区35岁以下的5000余名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开展双语教育能力培训。目前,各援疆省份均开展了类似的师资培训。

    科技援疆也是如此。不少省份围绕我区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实际需求,组织实施重大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与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达尔康公司合作,通过“滴灌核心产品数值化平台研究与示范”项目,建立了具有软件仿真加工等功能的快速开发平台,缩短滴灌产品研发周期50%以上,设计成本降低60%以上,已开发出一种新型滴灌核心产品并在生产中示范。

    东北大学相关负责人付高峰介绍,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与东北大学共同承担“节约型高硅变形铝硅合金生产工艺开发与示范”项目,年生产能力可达20万吨,制定高硅变形铝硅合金技术标准,并已申请列入国家标准。

    目前已有21个科技援疆项目启动实施,落实合作经费9.8亿元。

    “让别人当校长也照常运行”

    从武汉市13个城区的27所学校选派的43位骨干教师来到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成为全国最大的教师援疆队伍。其中,湖北名校——华中师大一附中,共派出5位骨干教师在博乐分校担任校长、教务主任、年级主任等管理职务。“援疆校长如何当?”分校校长杨国红认为,除了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操作模式,还要留下一整套工作制度。“让别人来当校长也照常运行。”

    结合分校实际,杨国红推行年级负责制,制定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推动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高二年级化学老师张文甫是当地教师:“相比以往,现在的教学管理让人有方向感,每位教师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在教学过程中,学校重视反馈机制。每月校务动态,可以清楚地知道以前做的事情是否落实。”

    杨国红说,留下一套制度,就是留下一支不走的队伍。这样的深层次效应,其意义更为深远。科技“造血”功能不断凸显“新疆兄弟联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尝到了强化造血功能的科技援疆成果。2007年公司成立初期,新疆上海科技合作基地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办公家具以及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并在企业管理、市场定位、项目咨询等方面免费服务。如今,这个初具规模的国际电子商务平台,把生意做到了中亚东欧20多个国家,在业内赢得一个响亮的名字——“中俄阿里巴巴”。

    基地负责人王旗告诉记者,基地不断开拓东西部经济与技术合作交流的渠道,将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先进技术、科技成果和项目引进新疆,与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紧密结合,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成果转化,帮助和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随着科技援疆全面深入开展,智力援疆越来越受到援疆省份的重视,科技的“造血”功能不断强化,以科技为支撑的新疆自我发展能力稳步增强。许多省份提出,在有条件的地州市援建科技园区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切实增强地县科技创新能力。

    北京市提出,“十二五”期间安排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项目资金7.29亿元,实施北京—和田国家级联合实验室工程,在沙产业、现代农业、新型建材等方面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转化,促进当地重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记者 方云静)

 
 
 相关链接
· 京2011年将实施77个对口援疆项目 首个项目开工
· 天津市对口援疆规划实施 提高当地自我发展能力
· 河南省文艺慰问团赴对口援疆地区哈密送深情厚谊
· 2011年对口援疆全面启动 总投资逾100亿元人民币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